陳少君
摘要: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體現以人為本,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進行了再修改。一時間,新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成了熱門話題。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全面審查原則、二審審判方式、上訴不加刑原則、二審發回重審以及二審刑事和解等方面對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進行論述,希望可以推動我國刑事訴訟民主化的進程。
關鍵詞:刑事訴訟;二審程序;審判方式;刑事和解
中圖分類號:D9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207-01
公元前449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中,就提到了上訴制度。上訴制度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進程,也隨著人類的發展不斷充實與變化。21世紀的今天,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只有更加地法治、科學、民主,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需要。所以說,對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的理論研究很有現實意義。
一、全面審查原則
全面審查原則主要指代響應部分被告人所提出的上訴申請,對案件進行整體性的審查與處理,一向屬于我國開展二審程序的重要構成原則。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基本情況來看,發現未對全面審查原則作出明顯的修改或者調整,這就說明全面審查原則在當下依然有利于體現我國二審程序的權威性,展現著我國遵循司法公平原則的法理精神。同時,二審終身制度的繼續沿用正是全面審查原則得以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法律依托,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條的規定來看,只有在全面審查案件始末的基礎上,才能有效應對上訴或者抗訴行為,及時發現一審裁判未發現的錯誤因素,準確做出公平公正的司法量裁,最終有利于實現全面審查原則與刑事訴訟法之間的相輔相成,滿足我國司法實踐的實際需求。
二、二審審判方式
基于當前存在的二審審判方式異化現象,即在二審是否開庭審理方面缺少法律支撐,且存在二審中缺少證人出庭問題。目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式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中有所規定,對二審審判方式逐步加以完善,對二審開庭及不開庭審理的實際情況加以進一步明確,但沒有就法律適用有重大意義上訴案件的開庭審理規定加以明確。基于這一現象,需要對二審開庭審理規定加以進一步修改,明確規定法律適用及上訴人的具體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式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中缺少對二審證人出庭的明確規定。本文認為,如果一審中重要證人已經出庭,則原則上認為該證人在二審無需出庭;但如果一審中存在證人質詢環節的偏差或不充分,且辯方要求證人出庭,則二審中,證人也應當出庭,并且將這一規定在法律法規中有所體現[1]。
三、上訴不加刑原則
《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了“上訴不加刑原則”,但目前,相當多的法務人員就二審過程中的上訴不加刑原則是否適用與合理存在異議,并且認為該原則違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這種情況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落后的司法理念,以及缺少完善的法律規定而導致的,許多時候存在二審變相加刑的現象,而《修正案(草案)》中并沒有對這一原則加以修改與明確,針對這種情況,本文認為,應當在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時,對上訴不加刑原則進一步明確規定,增加檢察院抗訴時也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并對上訴不加刑原則的適用范圍加以明確,明確上訴不加刑原則與審判監督程序之間的關系。
四、二審發回重審
二審裁判在我國發表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發回重審,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于證據不足或是事實不夠明了而需要發回重審,另一種是由于違反了相關的程序而需要進行發回重審。這兩種不同的形式在維護案件公平性與維持程序的公正性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隨著我國司法的不斷實踐發展,其中也逐漸顯露出許多問題,需要進行改正。在我國刑法中規定在原判中存在事實證據不足時,可以對案件進行深入調查,隨后在進行判決,同時也可以直接撤銷原判,將案件送回到原法院進行重新審判。從立法者角度來看,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審判的公正性,還原案件真相,但由于法律中沒有進行明確的標注以及使用者對于法律的曲解導致這條法律在使用中被逐漸異化,從而失去了其原有的效用[2]。
五、二審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一般是以協商合作的形式來恢復原有秩序的案件,它是指刑事訴訟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各種形式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后,國家機關對加害人處罰程度再判斷的一種制度。目前的理論界或是司法實務界對一審中的刑事和解問題關注過多,對二審程序是否適用刑事和解的研究很少。雖然一審階段是開展刑事和解的關鍵,但是二審階段也有開展刑事和解的必要性。就我國刑事和解的現實而言,一審階段雙方當事人對立明顯,二審階段一般有所緩解,這時候更容易達成諒解的訴求。例如,在廊坊中院的試驗中,有40個二審案件,其中11個案件在二審過程中最終達成了刑事和解,所占比例高達27.5%,由此可見在推行一審和解的同時,法院對二審的和解也要重視起來。
六、結束語
我國的刑事二審為懲罰犯罪以及保障人權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但是有些功能還沒有完全地發揮出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二審審判方式、發回重審等制度的改革力度也明顯不夠,所以加大對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的探討,有利于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完善,促進科學合理的法律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陳光中,曾新華.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視野下的二審程序改革[J].中國檢察官,2012(01):77.
[2]中國刑事二審程序的改革與完善課題組.關于我國刑事二審程序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