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波
摘要:網絡安全是新時代以來我國安全工作的新內容,同時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隨著網絡安全犯罪行為接二連三地發生,從法律層面加大安全保護尤為關鍵。本文基于刑法規范視角,分析了犯罪主體范圍、刑法處罰以及管轄情況三方面作出存在的缺陷,同時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建議,為我國加大此方面刑法規范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安全;刑法;規制
中圖分類號:D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218-01
伴隨著互聯化信息化不斷普及,網絡成為我國廣大民眾工作和生活以及社會各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為社會和民眾帶來便利性條件的同時,網絡安全犯罪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話題,從刑法角度而言,及時發現刑法規制問題且提出解決和完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我國網絡安全犯罪刑法規制的缺陷
(一)犯罪主體范圍狹窄且單一
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網絡安全犯罪刑法規制方面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將承擔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已滿16周歲。但從我國網民群體年齡特點調查來看,青少年是一支龐大的使用網絡群體,且由于科學的價值觀尚未構建,多數青少年涉及網絡安全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另外,犯罪主體范圍規定方面,并沒有將單位列入該主體范圍之內,但結合網絡犯罪行為特點分析而言,國內外均出現了以單位為主體的犯罪行為,但我國刑法規制方面卻存在漏洞,無法對網絡安全犯罪主體做出刑事制裁。
(二)刑罰幅度和處罰方式不合理
《刑法》中對網絡安全犯罪是否進行處罰的幅度確定為“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作……”,基于客觀層面分析而言,由于網絡信息和系統的特殊性,以上處罰前提缺乏客觀性和一定的依據,而且在處罰中規定“后果嚴重……后果特別嚴重……”,但深入分析處罰來看,網絡安全犯罪行為如何判斷后果所處程度仍缺乏量化的依據;另外,在處罰種類設置方面,僅僅對“非法入侵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做出自由刑的規定,且沒有提及財產刑,由此來看,處罰幅度和范圍狹窄且存在不合理之處。
(三)網絡犯罪管轄難度較大
從網絡安全犯罪的特殊性分析而言,違法者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從事跨地區、跨國際的違法行為,雖然違法者可以準確定位,但違法行為以及如何管轄卻存在較大難度。如違法者可以利用技術變更IP地址或者采用不固定的域名等,增加了偵查難度;另外,結合以上分析,由于網絡犯罪存在跨地區的特點,各個地區的偵查人員在工作中劃分管轄范圍和協調機制的確定難度較大,由此可知,網絡犯罪管轄難度較大。
二、我國網絡安全犯罪刑法規制完善的措施
(一)完善網絡安全犯罪主體范圍的規定
由于網絡安全犯罪行為的技術性、復雜性程度較高,犯罪主體范圍較大,因此,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范必須結合當前犯罪行為中主體的特點,擴大主體范圍,重點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針對未滿16周歲人群犯罪應作出具體的刑法規制,使得該特殊群體一旦做出犯罪行為,將遭受處罰,但必須注意量刑幅度和方式;二是在犯罪主體中增加“單位”,使得主體范圍得以擴大。從近幾年來犯罪行為分析來看,單位作為組織之一,作出犯罪行為的優勢和便利性高于個體。因此,必須提高對其重視程度。
(二)合理設置刑罰幅度和處罰方式
加大刑罰處罰力度,才能夠對網絡安全犯罪行為發生產生震懾力,進而從根本上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一方面,進一步明確刑罰設置的范圍,尤其是對“形成后果……”必須結合司法實踐情況做出詳細性、具體地說明,由此為法官在裁量的過程中能夠依據刑罰做出均衡性處罰,使得違法者能夠接受到應有的懲罰;另一方面,處罰方式重新做出合理性設置,可借鑒國外各國的經驗,在現有刑法的基礎上增加財產刑適用,使得過去不合理之處得以彌補;同時,根據網絡安全犯罪行為的特點,掌握技術和相關資源的人均可利用資源做出違法行為,因此,可適當地設置資格刑,如權利刑、能力刑等。以上刑罰的設置使得違法者受到嚴格的刑法處罰,進而控制犯罪行為發生的頻率,以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行為發生的目的。
(三)創建全國性“法網”,減弱網絡犯罪管轄難度
現階段,面對一種新型的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確定證據規則方面仍存在不合理性,如調查違法者的真實網站域名或者IP地址等,單一化的取證方式無形之中增加了偵查工作的難度。因此,必須針對我國范圍創建全國性的“法網”,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設備,使得各地區以及部門之間在“法網”上進行密切聯系,針對犯罪情況,國內各地區相關部門加大合作力度,合理分工和明確各自的職責和責任,同時加大溝通和交流,使其實現聯合行動。另外,除了國內構建“法網”之外,加大對世界各國的聯系,在世界范圍內構建合作機制,由此形成共同管轄體系,結合所有力量維護網絡安全。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犯罪事件接二連三地出現,極大程度會擾亂民眾安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對社會穩定性產生負面性影響,因此,必須明確刑法規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犯罪主體、刑罰幅度和范圍以及管轄程度等方面著手加以完善,使得刑法體系得以完善化和健全化,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并懲治網絡安全犯罪行為,使得網絡環境得以凈化。
[參考文獻]
[1]劉憲權.網絡犯罪的刑法應對新理念[J].政治與法律,2016(9):110-112.
[2]孫業禮.網絡犯罪刑法規制問題探討[J].法制博覽,2018(4):75-76.
[3]崔征.論我國網絡犯罪行為的刑法規制[J].人民論壇,2016(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