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不論情況如何復雜,黨員干部都應時刻對各種“衍生式”的新形式主義保持警惕,真正用實干有為在百姓的心中留下“痕跡”。
近來,“痕跡管理”出現在不少基層。一些地方召開會議時,會拍下顯示會議主題及名稱的電子屏幕,成為展示該項工作的“痕跡”。然而,在個別地方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為湊齊多項“工作痕跡”,在會議結束時,多次更改顯示屏上的會議名稱,臺上的電子屏變成了“跑馬燈”。為保證影像資料更加“真實”,參會人員往往還會被留下“擺拍”。
一場會議包含多個主題,本無可厚非。但是,會議結束時的“一屏多用”,顯然僅僅是為了“留痕”。僅以會議標題的更換代替多項工作的研究討論和貫徹落實,執行效果可想而知。
要看到,顯示屏變為“跑馬燈”,固然是浮于表面、淪為應付的形式主義作祟,但追本溯源,在“搞形式”的背后,有著基層難以紓解的無奈。這類現象雖出現在基層,但根源并非總是在基層。
在基層,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每天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開會部署工作是必要之舉,但造成基層干部被各種各樣的會議“圍困”,則是本末倒置。面對多項工作同抓共進的要求,面對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的困難,一些基層單位推動工作落實已倍感吃力,還要保障各項工作“完美留痕”以應對各種檢查評比。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難免出現顯示屏淪為“跑馬燈”等怪現象。
在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的當下,諸多難題亟須黨員干部拿出魄力、撐起擔當、走在前列,尤其是廣大基層干部,更是改革發展進程中的中流砥柱。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上級的各項部署要求,都需要基層干部點對點地鉆、實打實地干。倘若基層干部的行事作風被“留痕”而不“留心”的形式主義所沾染,再有力的舉措也難以在基層落地生根,再熱切的期盼也只能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中落空。
推進基層工作有序、有效、有力開展的動力源在基層干部的腳下,而不在“頻頻換臺”的屏幕上。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不論情況如何復雜,黨員干部都應時刻對各種“衍生式”的新形式主義保持警惕,真正用實干有為在百姓的心中留下“痕跡”。
根治顯示屏變為“跑馬燈”的形式主義,關鍵要深化基層作風建設,革新基層治理觀念。讓該開的、必要的會議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對不該開的、冗余的會議堅決精簡,實實在在地為基層“減負”。將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的捆綁中解放出來,從簡單粗暴的“留痕管理”的束縛中脫離出來,拿出精力、放開手腳,更加踏實、自信、堅定地為我們的事業穩步發展凝聚最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