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祥
(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 長沙 410000)
所謂環境監測就是運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對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對導致環境污染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處理,了解所在環境的指標是否滿足合理范圍。環境監測技術實際上就是采用各種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自然環境中所包含的各類污染物進行有規律的監測,其中包括對化學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的監測,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得出最終的環境結果評測。環境監測技術是掌握環境質量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支持手段,可以幫助環境保護部門尋找相應的污染源,以便于達到保護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目的。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存在著區域性差異,一二級監測站的監測技術水平較高,而三級監測站的監測技術水平偏低,監測分析能力不足,難以為環境治理提供及時可靠的決策依據。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陣地主要是各大重點高校,尚未成立專門從事環境監測技術研究的科研實驗室,導致我國環境監測領域很難掌握核心技術,過度依賴國外先進技術的引入,阻礙了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發展。
我國目前環境監測技術不太成熟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我國的環境監測儀器無法達到先進水平。由于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起步晚,前期的發展沒有跟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因此環境監測儀器也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因此,即使是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想要有所進步,也會由于硬件設備跟不上發展趨勢而導致環境監測技術沒有辦法高速發展。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很多環境監測相關實驗室均太過于注重內部質量控制,反而忽視了環境監測這整個實踐過程,從而使得很多環境監測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出現敷衍了事的態度,沒有對環境進行細致的監測,同時也沒有認真采集相關數據。
我國環境監測體系受諸多因素制約,存在著管理水平不高、運行效率偏低、監測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導致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缺少保障體系。在環境監測實際工作中,我國應對突發性環境監測的能力不足,很難做到對監測項目樣品的快速采集和分析處理。
要想進一步提高國家環境監測工作效率與質量,那么相關管理部門就要對環境監測制度進行補充與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對現階段實施的制度體系進行深入研究,并對制度中各個監測環節的規定和要點進行全面了解,從而為后續制度體系的優化與改進提供有利條件。第二,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對制度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細節問題進行查找,并結合現階段環境監測需要及時改進,從而提高制度體系的實施效果。第三,環境監測部門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將新型的監測制度應用到工作中,同時還要對傳統落后的制度體系進行更新或剔除,以此來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為了有效的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改善當地環境的突出矛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監測能夠為環境保護提供準確的依據,及時發現生態環境出現的問題。所以,應進一步明確環境監測部門的職能,落實好相關責任,加強監督審查工作,并定期進行業務考核。確保全體工作人員都能有積極、端正、嚴謹的工作態度,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實踐工作中總結工作方法,結合不同的環境問題采取相應的監測技術,科學判斷出監測范圍內環境的突出問題,對危險信號源應及時作出重要指示,并及時準確制定應急預案,加以處理。
相關部門需要對環境監測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新,同時還要做好儀器設備的管理和護養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對新型設備和老套設備進行歸類劃分,根據不同型號的設備,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對于過于老舊的儀器設備,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更換,并做好新設備的引進工作,這樣才能為后續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第二,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在開展相關工作前,對儀器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行仔細的檢查。第三,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維護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團隊需要按照規范的流程步驟進行操作,對于儀器設備的維護方式以及維護周期還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與規劃,而不同類型的儀器設備還需要采用的維護管理措施。
環境監測技術人員作為環境監測的執行者,直接影響環境監測的效率。要想充分調動環境監測人員對工作的熱情程度,必須加強相關培訓的管理,在專業知識方面對其進行定期的審核,使相關監測人員可以熟悉環境監測的操作流程,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訓練,以便其在今后的監測工作中做到更好。此外,還應該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做好相應的總結工作,以便在監測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做到有效排查,確保今后的監測工作順利進行。
我們要想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那么有一個問題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環境污染。環境保護工作是當下社會中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步驟,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使得對環境監測技術也有了更高的標準。發展環境監測技術的優勢來改善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是我國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