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南塘中學 湛禮倍
留白起源于古代的藝術創作中,是中國藝術審美的一個重要觀點,能將中國傳統藝術中的智慧進行最大限度的展現,但是隨著留白藝術的發展,其不再僅是畫家的專利,而是開始將其運用到各課程的教學中,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數學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課程,并且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因此,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妨多給學生預留“留白”空間,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品味及感受的機會,真正意義上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以下是筆者對此問題的全面性闡述。
大量心理研究證明,留白能夠讓學生看到事物發展不完整的一方面,從而激發幼兒的彌補欲望與心理。格式塔心理學派提出的“完形壓強”理論曾明確指出,當人觀看到一個具有缺陷或者空白的形狀時,會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非常緊張的內驅力,促使大腦處于極度活躍狀態,想方設法去對空白或者缺陷進行完善,使之處于趨近完美的狀態,形成完形整體,促使內心處于平衡狀態,獲得感受與完善的喜悅。
教學留白藝術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不斷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非常有益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從小具有較強的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有益于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提升。教學留白藝術的運用能實現學生從以往受多種教學因素影響的狀態中走出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去補充空白的欲望,合理運用,能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記憶與運用所學知識。
現代化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將課堂真實地還給學生,唯有如此,學生才會樂于參與到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體意識,在老師留下的空白中自由翱翔與探索,不斷激活創新思維,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合理運用留白藝術,能給初中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想象與創新空間,讓學生的思緒、智慧火花都在留白中不斷閃現,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崇高教學境界。
數學課程既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那么實際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要抓好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行精心設計,將留白藝術運用到新課導入方面,給教學蒙上神秘的“面紗”,激發學生揭開面紗的欲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拉開學習的最終序幕。比如在開放式的問題、情境及活動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經驗、體驗、問題、想法及預習等環節著手,合理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合理的交流。當課堂開放式導入時,此時就是設置留白的最佳時機,這樣能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原始資源”,促使課堂教學順利推進。
提問是促使學生進行思維的最基本方式,可以給學生創設有效的思考情境,有效疏通思考的渠道,以便于給學生預留思考的空間。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之后,需要有意識地給學生預留思考的空間,把握好提問的最近發展區,不斷啟迪學生的思維。以往教學中發現老師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舉手發言,一般會由于學生思考深度與廣度不夠,所以出現答非所問或者回答片面等情況。究其根源是由于學生的思維時間少,從而導致思考不成熟。因此,老師的課堂提問要兼顧難易程度與火候,提問問題后可以預留給學生3分鐘左右的空白時間,更好地提升思維的質量,讓學生有消化、吸收、內化與升華的廣闊天地。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有好的開頭,還需要有好的結尾,這樣相得益彰的狀態下,才能將知識得以概括和深化,達成最終的畫龍點睛之效。所以此環節需要老師設置彈性較大的留白內容,讓學生帶著小問題走入課堂,帶著大問題離開課堂,不需要將解決問題局限于課堂中,更應該將問題帶出課堂去解決,切不可出現課堂教學結束時就畫上句號的情況。如果每節課教學中將學生所有的疑惑都解決了,這看似好像很成功,實則凸顯出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因此,結課環節,老師需要善于問,即此節課你掌握了什么?還有沒有想知道的?不妨勇敢說出來?使課堂教學從傳統的過于完美中解脫出來,多留給學生一些留白性缺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查漏補缺與求全,留白結課方式能使教學結束后仍處于回味無窮的狀態。
留白是近些年初中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取得的效果較好,因此,老師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將之創新應用到數學教學的創新領域中,確保學生獲得更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