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 王 聰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仍然存在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脫離的情況,有些教師只是一味地去教給學生冷冰冰的數學公式,讓學生一味地去做大量的數學習題,這樣會使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意識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會越來越少,教師應該從小學開始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拋棄形式主義,拓寬學生的思維境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教師首先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靈活生動,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要學著嘗試去創建生活情境式課堂,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去探索數學知識,從數學現象中整理歸納出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增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和目的性,讓學生從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上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發掘出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例如,在教師講解《認識人民幣》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前搜集準備好各種價值的人民幣紙幣,例如一角紙幣、五角紙幣、一元紙幣、十元紙幣、百元紙幣等和硬幣,先讓學生記住每張紙幣和每個硬幣的價值,然后教師可以創建一個超市購物的生活情境,把學生分好小組,進行角色扮演,扮演消費者和超市結算員的身份,讓學生利用自己手里有限的錢去購物,然后再進行結算,最后教師評判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對于完全掌握人民幣知識的小組進行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貼近生活,使教學內容變得生活化與平常化,使得學生在潛意識里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生活情景式課堂的引入充分活躍了課堂氛圍,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情形。
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氛圍,多多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學生才是課堂上的真正主人,教師不僅要做到課本知識的生活化,更要做到師生關系的生活化,一種良好和諧的師生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拉近師生關系,同時使得學生更加輕松自如地去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從被動的痛苦學習中轉化為輕松快樂地學習。例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判斷自己前桌、后桌、同桌等八個方位的同學的具體位置,例如東北方向45度等等,隨機挑選出幾個學生讓他們回答問題,或者教師還可以采用玩游戲的模式,看看誰的反應快:全體學生起立站在走廊,向前一步走,向后一步走,用手指指出太陽升起或落下的方向,讓學生自己進入位置空間中,感受方位的奇妙,主動去探索位置與方向的奧秘,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進入數學課堂中,去感受數學的奧秘,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教師要注重學生質疑意識、實踐意識的培養,讓數學真正地成為生活的知識。學習到的知識只有真正運用才算掌握,所謂學以致用。學生學習的內容應該是貼合生活實際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知道教師所教的知識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當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出現失誤的時候,學生應該勇于質疑,去提醒教師糾正自己的失誤,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有一顆虛心接受意見的職業心,讓學生不畏懼質疑,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觀點,逐步培養起學生的質疑意識。另外,教師也要多注重學生實踐意識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品嘗創造勞動、解決疑惑的滋味,讓學生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準確地表達出來。理論聯系實際,讓數學成為生活的工具,讓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掌握思維的鑰匙。例如,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節課時,可以準備一堆糖果來進行演示,分給全班學生或者幾個小組的學生,讓學生進入生活情境中學習,從實踐中真正掌握有余數的除法。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使教師合理地利用教材,有效地改變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總而言之,教師要善于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創造情景式課堂,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和實踐意識,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生活化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更為輕松自如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多花費精力去探索、研究生活化教學方式,努力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生動實際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