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公共數學學院 唐 婷
高等數學教學課堂是我國當代大學生在接受其他課程之前所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和必修課程,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夠培養同學的創新和探索性能力。因此,重視對于高等數學教材的改革與建設是當前我國社會對于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教材的改革與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授課模式,而最近幾年剛興起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傳統的教學課堂帶來了一絲新的氣息,它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課堂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方式,還為課堂增添了生動性和靈活性。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給學生學習應有的主體角色,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思維作為教學主旨。如果能夠將我國高等數學教材的編排與改革同翻轉課堂融為一體,將會為我國相關高校的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莫大的貢獻與幫助。
首先,現階段我國高等數學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專業性知識過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覺得高等數學十分困難,知識點也難以吸收,再加上許多高等數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教學情境的重要性,在講課的時候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提問時也僅僅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沒有小組合作或者是趣味研究學習等等,使學生無法感受團隊合作的樂趣,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今的高等數學課堂中存在許多由于教師的主觀因素導致教師與學生關系失衡的不良現象,比如在某一堂課上,一些較受老師喜歡的同學就能得到更多的發言機會,而有的學生卻連一次發言機會都沒有。許多老師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不顧及學生自身學習的意愿,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失衡,這樣的課堂無法達到提升教育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當老師獨自一人對知識進行講解時,學生對知識沒有進行提前的預習和了解,很難在短時間內對知識進行吸收,導致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十分困難,高等數學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甚而產生厭煩數學、逃課等現象。
其次,由于高等數學教材缺乏探究與合作的部分,使得學生對于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度不高。換句話說,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中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其實也有學生自身的部分原因。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課前對相關知識進行預習的習慣,對于老師所預留的課前預習作業往往忽略不計,導致在上課時對所需學習的知識完全陌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思維,無法及時掌握課堂上的授課知識,使得學習效率低下。
首先,要想進行我國高等數學教材的改革與建設,就應該呼吁各大管理部門對于學生合作性學習方式給予重視,重視學生在高等數學學習過程中有關綜合素質的培養。因為高等數學教會學生有效地推理和思維發散,其實質上就是根據一個或多個既定的事實得出判斷的思維模式。推理能力的培養一直以來都是學生所努力培養的能力,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歸納則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普遍性思維方法,它是指從一系列實際經驗或者知識素材作為依據,從中找出這一系列事物所遵從的基本規律或者共同規律,并且假設同類型的其他事物也遵循這些規律,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思考方法。總的來講,歸納推理就是指從特殊到一般,從部分擴展到整體的推理方法。如果將我國高等數學教材的編排方式進行改革與重新建設,能夠從內容的設計上滿足學生對于歸納推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那這樣的數學教材將會是成功并且有效的。
其次,為了進一步進行有關我國高等數學教材的改革與建設,各大高校教師也應該轉變教學思維模式,不再單純地重視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轉為在授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具體來說,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高等數學學習過程中以實際生活為具體導向的學習方式培養,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自行體會數學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和普遍性。學生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具體而言就是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不是簡單記憶一些解題技巧,當碰到一些具體問題的時候卻無能為力。利用歸納推理的數學學習方法,不但能夠幫助自己建立一個科學可行的學習體系,還能夠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快更清晰地解決問題。
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知識內容,能夠為我國綜合型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國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對授課模式進行改革,還應該針對數學教材內容中存在的不合理以及不科學的部分進行思考,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高等數學教材的改革與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