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實驗小學 葉鑫鈺
小學數學是初中數學的基礎,而初中數學又與高中數學息息相關,高中數學與大學的高等數學又緊密相連,因此,學好小學數學就很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精通數學,精通數學需要有靈活的頭腦,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分出不同的組,采用恰當的策略去教學,也就是分層教學。以下是我對實施分層教學必然性的理解,同時提出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不同的“最近”發展區,自然達到的最優化目標也不同。早在20世紀初,人們還在反對分層教學的時候,就有很少的機會給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這個時候就隱約顯示出了將來數學教學上分層教育出現的必然性。分層教育要求老師根據不同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情況的正確掌握,只有正確掌握了學生在數學上的學習情況,才能分出不同的層次,只有分出了不同的層次,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上的輔導,因為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對理解力和天賦有要求的學科,理解能力不夠或者思維不夠敏捷的,是無法在數學學習上有很高的發展的,所以小學時就在數學上分層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天賦,肯定比長大了再培養來得好。老師同時也不能太過忽視那些對數學理解力和天賦稍微差點的學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要給學習優秀的孩子適當的嘉獎,給學習普通的孩子適當的鼓勵,讓他們不至于喪失對數學的興趣。這樣做不僅找到了孩子們對數學的合適的發展區,而且做到了數學教學的最優化,也給孩子們將來在數學上有更高的發展做準備。由此可見,分層起碼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是有必然性的。
由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指出,學生的發展水平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獨立生活需要解決問題時所能展現的能力,也就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將來能達到的高度,也就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而為學生可能發展水平做墊腳石的是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的知識和學生本身的潛力,兩種水平之間的區別就是最近發展區。運用落實“最近”發展區,直觀化地表現出了學生的興趣提高情況等,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新舊知識之間的練習,都體現了“最近”發展區的運用內容。例如北師大六年級義務教育數學上冊第23頁“分數的混合運算(二)”,教師:第一天成交50輛車,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成交量是多少?說說你是如何思考的。學生A:第二天的成交量是(50+1/5)輛,可是汽車的成交量怎么可能是1/5輛?學生B:“增加了1/5”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二天成交量的1/5。老師:下面我們寫出公式50+50×1/5,先算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50×1/5(先算乘除),然后再加上第一天的成交量(再算加減)。學生:經過計算,第二天成交量為60,不是50+1/5。教師:對,所以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此時由整數的計算推出了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有的會,有的不會,可以相互學習。從案例分析,運用這種根據實際情況推出計算方法,然后根據已經學過的整數的運算學習分數的運算,一是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走向下一個發展區,二是通過實際情況,縮小差生和優等生之間的差距。以上說的教師教學期間應該著重的最近發展區也可以稱作分層教學方式,就是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誘導他們進步,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潛能,使學生能達到新的高度,超越當前的發展區。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而分出的最適合小學兒童的教學方法的措施,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由著名教育家、教學論專家尤里·康斯坦丁諾夫·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指出,要根據實際的可能性,按照正確的標準來衡量。實際可能性是要求根據學生的能力標準評估分層,不能因為分層,就只幫助那些落后的學生追趕,而忽略了中等學生的最優化可能性。而所謂的最優化可能性就是在當前條件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依據不同學生掌握的內容方面,達到他當時實際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同時在達到最高水平的基礎上提高教育水平和發展水平。所以小學數學教學務必要根據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數量情況,觀察學生是否達到了最優化,然后制定不同的分層教學方案,以求最優化。例如北師大版六年級義務教育數學上冊第89頁“探索活動:成長的腳印”。教師:淘氣出生時,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就是在一張網格圖上印上腳印,讓學生根據學過的多邊形的面積來求腳印面積)?學生A:我用格子記數法,腳印大約是……學生B:我把腳印看成梯形,大約是……教師讓實踐能力強的去完成,實踐能力差的學好上一章課本上的內容就好。這就是根據學生能力不同而使教學最優化,而要求做到最優化,除了學生要分層外,也要對教師進行分層。好的教師才能讓教學內容符合教學的任務,選取最適當的課堂相處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數學學習上。對學生采取區別對待的方式,讓對數學興趣更大,數學天賦更好的學生重點培養,也可以分小組模式,提高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為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最優化的標準,分層教學產生的教學效果無疑是最好和最節省時間的。同時,在最優化這一措施的作用下,提高小學數學整體的教學質量,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的角度,小學數學教學最優化都是利大于弊的。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分層教學方法是要以“最近”發展區為基礎,以教學最優化為目標,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熱愛數學,愿意用心去學習數學,在數學上有積極向上的想法,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在上課期間愿意舉手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使課堂氣氛活躍,不至于一節課下來死氣沉沉。在數學學科小學時期的分層教學中,能讓老師教的東西落到實處,讓學生積極努力地學習,讓學生在今后的發展中能主動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