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心小學 王 濤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關系到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呢?建立多方面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就很有必要了。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規范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蘇式小學數學課堂”是基于蘇州小學生特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征以及蘇州的地域小學數學教學風格,體現小學數學學科特質和蘇州味道的一種課堂形態。葉圣陶教育思想是它的一種指導思想,它是蘇州教育人的價值追求,也體現了本地區的課堂教學先進經驗。現在對于蘇式課堂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識,蘇式課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蘇州園林內涵豐富,技藝高深,咫尺之內卻能再造乾坤,是蘇州的驕傲。其特點是一步一景,透過窗欞望出去的角度不同,風景不同,哪怕是窗欞后的一叢翠竹,或是水邊的一座假山,都設計精致,講究至極。蘇式課堂也追求這樣的特質:課堂精致、生命精彩。總之,蘇式課堂講究精耕細作,這種精致不是拘泥于無意義的細節,也不拘泥于一些形式上的標新立異,而是追求高屋建瓴的對于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追求創意和課堂的和諧統一。
蘇州,一個小橋流水人家的地方;一個粉墻黛瓦,建筑的每一根線條都透著優雅但充滿質感的地方,在老街,在古宅,你還是能感受到“蘇式生活”的韻味。與此映襯的蘇式小學數學課堂,也必然會具備以下一些特征:
(1)返璞歸真,即在尊重教學規律和原則的前提下,回歸課堂本質,追溯教材本源,回歸現實生活,這就是返璞歸真。
(2)清澈簡約,即教學內容不蕪雜,教學結構不冗雜,教學方法不復雜,教學節奏不拖沓。簡約而不簡單,不是無意義、無思考的刪除,不是無目的、無原則的省略。應該是用精煉的語言去直擊數學本源的東西,深入淺出,用最簡單的例子表明最深刻的道理。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是萬物之源,滋潤一切。古人說:上善若水。太湖之濱的蘇州,感染到了太湖的輕靈、飄逸,蘇式小學數學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教育的本質是靈動的,不是敲打鐵器那般無聊重復,而是一棵樹影響另一棵樹,一朵云靠近另一朵云。
新時代蘇州倡導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這同時也引領著蘇式教育向著這個方向前進。開放的蘇式課堂具有包容、創新的特征,時代在進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技術層出不窮,必須具備開放包容的特質,才能讓蘇式課堂永葆青春,具備不竭的動力。
我國小學教育普遍存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單一化,這就導致了廣大教師教學不積極,極少數老師甚至出現了職業倦怠、敷衍了事等情況。教師們沒有積極地去創造更新的教學方法,總是沿用以前的老套路,抱著任務觀點的心態去對待教學。這樣不僅不能夠實現小學生個性和共性全面共同發展的教學總目標,而且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合乎標準的課堂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課堂教學評價的方面有很多,最重要的肯定是對教學內容的評價。這里所說的教學內容不僅僅涉及教師對教材的理解,還涉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等情況。忽略了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評價,這樣會導致教師只關注成績,而忽視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制定合理的評價內容,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就很重要了。
現在我們經常采取的是二次量化評價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先建立一個一級指標,包括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方面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對這些一級指標的完成程度等進行二次評價。這樣的操作方法看似合理客觀公正,實則死板,最終極易淪為形式。這樣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不能提高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因此要建立新的定量和定性結合的評價方法。
蘇式小學數學課堂評價體系必須在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的生態需求以及教師和學生的終生發展需求,并結合實際生活教學等各方面。除了這些,還要考慮個體的差異等等。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去評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有效地實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蘇式小學數學課堂提倡師生和諧共生、共長,所以評價也必須是師生結合評價,畢竟課堂教學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構成的。關注他們的結合,是關注教育最本質的部分。如果一節課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都不在聽,這樣的課堂肯定不是理想的課堂。蘇式小學數學課堂急需關注師生的課堂評價體系。
任何學科歸根結底都是科學的學科,無論是學科內容還是學科教學方法等等,都是科學的產物,這里的科學甚至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等等。蘇式小學數學課堂只有遵循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養。
這是我們經常在使用的評價量化表,符合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符合關注多方面的評價這個原則。
蘇式課堂研究是對蘇州課堂教學歷史經驗的梳理凝練與時代傳承,是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實踐相應與蘇州表達,蘇式小學數學課堂正呼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蘇式小學數學課堂及其標準評價體系符合時代進步要求,有利于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