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下圩中心校 姚雅萍
生態課堂是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意見,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生態課堂的構建也是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之一。初中階段學生雖然知識面沒有很寬,仍有很多沒接觸過的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就能夠利用自身的發散性思維,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最終得出具體的答案。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生態課堂的構建有助于達到這一教學目標。
生態課堂的最主要一個因素就是師生之間能夠進行平等的交流,當學生針對具體的學習問題產生疑問時,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解決措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課上不主動回答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學生自身的性格,而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態度,如果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只以教師的口吻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學生往往會對教師懷有一定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不僅僅體現在對教師的尊重上,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學生往往不能對教師敞開心扉,當遇到一些問題時,也害怕受到教師的指責,這往往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降低。為了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同時注意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的態度,要以平等的身份來聽取學生對于具體知識的意見,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對于基礎知識的講解還是例題的講解,都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例如在“有理數”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該單元知識涉及的概念型問題比較多,學生很容易出現混亂的現象,因此,教師要注意采取循序漸進的形式進行教學,同時也要注意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互動,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在對有理數的基本概念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也可以列舉幾個數字來讓學生判斷其是否屬于有理數,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平等的態度來構建生態課堂。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基礎,實用性也很強,很多都可以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取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來增進學生對具體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豐富課堂內容的作用,由于這種教學方式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放松的心態,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態課堂的構建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放松的心態,不再把數學學習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數學教學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在具體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作為引入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具體知識講解時,也可以通過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內容來增進學生對具體知識的了解,在進行例題講解時,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為切入點,讓學生進行實際解決或者是留給學生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銷售問題為案例,讓學生通過對銷售過程中的打折問題進行了解,對一元一次方程使用的問題及其作用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與家長進行交流的方式,了解家長在購物過程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利用方程形式來幫助他們解決。
生態課堂的構建要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根據課堂上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基礎且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數學學習是長久的,不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在高中、大學的學習過程中,都離不開數學,而且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數學學習的難度也在逐步增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符合其自身特色的數學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通過生態課堂的構建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在對某一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發現最適合自身特點的思考方法,在對具體題目進行講解時,教師也要注意從多個角度來對題目進行講解,可以把一個題目的不同解法都講給學生,雖然這樣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數學解題思路。
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態課堂更加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著重強調增強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力和參與度。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極強的學科,學生只有以嚴謹的態度和縝密的思維去進行思考,才能保證解題的準確性。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構建生態課堂,讓學生不僅僅把課堂上的數學學習當作學習任務,而是作為與老師進行互動的一個平臺,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對數學的理解,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生態課堂的構建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來說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