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高港實驗學校 袁小慶
在平時的教學中,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們——初中階段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若在教學中還采用“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長期下來只能形成惡性循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正是針對這一現狀,采取了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照顧學生的差異性,讓每個學生在數學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因為區內教師頂崗交流,我被安排到許莊初級中學,參與八年級數學分層走班活動。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查找有關資料,咨詢了實施的相關老師,了解分層走班教學的相關知識。學校進行數學分層的教改實驗已經有三年,初出茅廬的我從最初的躊躇,到實施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反思、總結,一學期下來,我的認識更加深刻,下面我就針對施教的提高層級的教學策略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策略一:走近學生,彼此建立信任感
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緒的影響,學生對教師有好感會直接體現在對教師所教學科的偏愛上。因為施教班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對老師、同學都不怎么熟悉,心理上難免有抵觸,所以我借助每天的作業批改交流間隙,了解他們生活上的事情,便于今后融洽地交流,避開學生不愿聽的敏感話題,減少摩擦。上課時,我盡可能地用通俗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課后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我的親切與真誠,為今后的師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策略二:重基礎,抓全面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施教班級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提高,學習方法也要優化。從作業上發現一部分學生在運算能力上有所欠缺,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夠縝密,所以在課堂上注重書本中的基礎知識的講授,并進行變式訓練,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適當拓展,在作業中適當增加運算和邏輯推理方面的題目。
鑒于施教班級學生的基礎整體還行(相對于其他兩個層級),課堂上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四人一小組,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興趣。每一節新授課的作業要求學生認真獨立完成,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交流后反饋給老師,有些共性的錯誤集體糾正,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拖拉掉隊,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策略三:重方法,促提優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當前有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有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針對施教班級的學生在課堂上不主動發言,課后作業有敷衍老師的現象,多次說教發現效果不明顯,所以嘗試小組為單位,組內探討后呈現解題過程,讓學生在追問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解題過程,逐步培養他們有條理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課后作業的訂正,不僅是書面的形式,還要求他們對自己的錯題找出錯誤原因,對比前后的解題思路,找出“病灶”,逐個“醫治”。堅持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的作業不像之前一樣思維過程凌亂,但凡寫出來的都有理可依,這為以后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對學生的解題難度提出了新的高度。
鑒于八年級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我要求學生每周整理錯題,這樣可以減少學生自主復習時的盲目性,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整理錯題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的過程。
策略四:內外兼修,優中選優,以“點”帶“面”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的高效教學體現在讓盡可能多的學生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對于一些有潛質的學生來說,光利用課堂時間可能還不夠,如能適當進行課外輔導,效果應該會更好。我嘗試挑選出施教班級中有潛質的優秀學生,篩選出8個,分成四個小組(其實就是合作搭檔),主要是進行課后培優。當然,個別問題我會面批,在本子上還會留下批注,便于學生回去整理錯題。堅持了一個月后,他們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來突破不了140分的,因為這樣的堅持,終于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課后輔導頗有成效,讓他們信心大增,于是當課堂上遇到了難題時,我會在他們小組交流后,要求學生上去當小老師,這時他們的反應已經由剛開學時的逃避轉變為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我,時刻準備上去講解。在他們的帶動下,課后小組交流的頻率越來越高,每天一練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學生們也由一開始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我的培優工作也從“點”發展到“面”了。
策略五:注重對提高層學生加強耐挫力、自信心、成就感等心理素質的培養
許多人都知道,得到別人的信任會使自己的信心大增,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施教班級中有這樣一名同學,他的數學成績進班時只能算得上良好,但是我發現課堂上他的思維很靈活,就是課后作業有些馬虎,于是通過跟他交流作業情況,我還故意安排他給組內基礎較差的同學講題,反復幾次下來,他也認為自己應該這樣,于是在接下來的測試中,他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好,失誤幾乎沒有了,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一個人一旦形成了一種期待,他就會把這種信念、這份期待當成是真實的,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并最終使這種信念成為現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同時更要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其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耐挫能力,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在以上策略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習慣較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學生的自信有了很大的改觀。我個人以為分層走班的做法有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當然,還有些做法需要在今后的實驗中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