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69中學,新疆烏魯木齊 830023)
英語的生活化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在走近生活的同時,教師可以打造活躍有趣的英語課堂,鼓勵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到英語交流與互動之中,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應用水平與體驗感知。但是目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師都忽視了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只是一味地灌輸英語知識,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在本文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為高中英語教學走向生活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生活情境能夠帶領學生走入熟悉、真實的環境背景,自主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探索運用,在展示學生活潑個性的同時,激發其在學習過程中的熱情。教師要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創建更具有影響力、感染力的生活情境,需要深入到生活中開發各種各樣的資源,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營造真實的交際情境,鼓勵并帶動每個學生大膽地說、能動地說[1]。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素養與語言積累,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情境營造的元素,這樣才能為對話等英語交際應用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以必修二Unit 3Computers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內容以計算機為核心,介紹了電腦的發展歷程與具體用途,讓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更為理性與多元的思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實際生活認識到“Computers”已經是學生較為熟悉的電子用品,只要提及計算機的使用,每個學生都能道出一二。因此,我在教學中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了“Computers”的發展歷程,并且列舉了學生利用計算機查閱資料、休閑娛樂的真實場面,營造了一個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在此基礎上,我又開展了主題對話活動,為學生的溝通交流開拓了一個新的平臺。
話題教學指的是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以話題作為重要依托,在任務明確、目標確定的前提背景下,開展綜合性、立體化的教學活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話題教學有助于學生整合現有的知識內容,有意識地將英語學習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在話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同樣應該選擇生活化的話題,圍繞熱點來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進一步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這樣才能使話題的選擇更具有針對性與開展價值。
以必修二Unit 5Music的教學為例,近年來我國音樂真人秀節目風靡一時,也得到了很多青少年的關注。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以“中國有嘻哈”為話題,先通過展示嘻哈潮流音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后再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搜集喜歡的音樂素材,論述音樂的類型與喜歡音樂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開展溝通交流與深入學習的活動。在這種生活化話題的引導下,我班學生對與音樂相關的詞匯score, note, roll等有了更深的了解與靈活的運用。
生活實踐活動指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到社會生活等實踐活動之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英語應用的開放空間。學生既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在組織開展生活實踐活動時,必須要保證活動的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夠充分運用現有的生活經驗與語言知識技能。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搜集、使用各種類型的素材,能動地運用英語去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實際問題。
以必修三Unit 2Healthy eating的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中,我就開展了關于飲食習慣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圍繞“What is a good diet?”“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What is junk food?”等問題對身邊的同學、家長等人群進行調查,并且在搜集整合互聯網素材的基礎上對“Healthy eating”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在這一活動的推動下,學生不僅開展了自主的交流對話活動,同時還對不同的食品進行了分類,列舉出了Healthy Food與Junk Food兩種類型,并且對如何保持健康的飲食進行了較為合理的規劃。
作業是英語課堂的補充與延伸,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提高作業的布置水平,既對教學的效果進行檢測,也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總體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對作業布置與設計的重視程度,并且應該認識到英語是一門較為注重生活實踐的學科。英語作業的設計不能只為了滿足應試的需求,更應該加強作業與生活在聯系上的緊密性,不斷加強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以達到英語學習為社會與應用服務的目的。
以必修四Unit 4Body language的教學為例,我在教學中并沒有讓學生完成單項選擇、閱讀理解以及寫作等傳統性的作業,而是讓學生在課下自己觀看Secrets of Body Language,Lie to me等電視劇或者是相關的影視作品,自己對一些簡單的身體語言進行總結歸納,并且用英語進行分析。另外,我還組織學生模仿電視劇中的人物角色,自己設計簡單的英語短劇,仿照劇中人物的語氣,對于“Body language”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這次作業的布置有效鞏固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各類知識,也讓學生接觸到生活中的學習資源,掌握了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相對于小初的英語學習內容,高中英語知識較為晦澀難懂,容易催生學生在學習上的逆反心理與畏難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多開展帶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豐富生動的英語教學中充分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不斷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主動性、創造性與應用性[2]。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生活體驗的有的放矢,借助寫作這一途徑讓學生能夠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思想,并且將個人感知與寫作任務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拓展生活化的學習空間。
以必修五Unit 3Life in the future的教學為例,在完成知識點的學習之后,我提前布置了“My life in the future”的寫作任務,讓學生自己整理科學技術的發展脈絡,思考科技為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隨后,我又引導學生對未來進行合理且大膽的設想,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將課堂所學靈活運用到寫作之中。在確定整體寫作脈絡的基礎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被有效地觸發,在書寫作文時的情感與邏輯也更加順暢。
英語教學的深入開展必須要以生活為依托,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與語言的應用,為高中英語教學開拓更加寬廣的平臺。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擇上應該把握生活化原則,多營造開放性、趣味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與生活話題活動,更為貼近所學的英語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多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不斷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參考文獻]
[1] 蔡艷芳.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分析[J].英語廣場,2015,(6):157-159.
[2] 曹妃君.新課改下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探索[J].讀寫算:教師版,2016,(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