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慧園街小學 岳 梅
新課程強調有效教學,有效教學要通過有效對話實現。古人云:“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在課堂上,思維不斷進行交流,蘊藏的智慧形成碰撞,經驗互相分享,這樣的課堂才能呈現出繽紛的色彩。然而現在的課堂上,有些對話看似討論激烈、熱鬧非凡,其實很多是低效甚至是無效對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教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自主探索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下面我結合自己任教一年級數學的教學經歷,談談一年級數學教學如何展開有效對話。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備課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良好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備課時不光要認真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力求做到全面考慮,周密設計,為課堂上的有效對話做好鋪墊。只有上課前做到胸有成竹,面對突如其來的動態生成,才能游刃有余地展開課堂對話。
教師在課前應該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對于教學重點和難點選用合適的教法來突破。一年級學生數學經驗匱乏,有些學生對教材上靜止的內容理解有限,課堂參與度不高,那么課堂對話就容易造成兩極分化的場面。面對教師的提問,有些學生侃侃而談,而有些學生卻從頭到尾默不吭聲,這樣的課堂對話極其低效,會讓那些沒有參與感的小朋友從一年級開始就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給他們的自信心造成打擊。而老師通過仔細備課研讀教材,把教材中枯燥的內容轉化成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活生生的教學素材,給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教材的內容情景化、真實化、生活化,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對話中,帶領全班同學在歡快的師生和生生對話中學習數學。比如教學一年級下冊46和38比較大小時,對于學生通過比較4和3的大小的回答,我在第一次上課時提問:4和3在哪一位?這里比的哪一位?當學生回答比較的是十位時,我追問:為什么個位上不用比呢?學生卻答不上來,師生對話陷入僵局,而我只能自問自答,學生聽得迷迷糊糊,連最活躍的學生都提不起精神了,此時的課堂是沉悶的,學生對此教學重點的理解也是模棱兩可。課下我再次研讀教材,查閱資料,在第二次上課時,我借助小棒,分別出示4捆零6根和3捆零8根小棒,此時提出同樣的問題,學生看小棒就能輕易找到原理:4捆已經比3捆多了,就不用比較單根的小棒了,紛紛舉起小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二次備課時小棒的加入,學生自信滿滿地參與到課堂對話中,教學重點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鞏固內化了。
學會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技巧,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傾聽,才能踴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并主動與教師進行有效的對話和互動。所以傾聽是一把鑰匙,為學生打開了更廣闊的對話大門,有效整合了教學內容,并將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一年級學生活潑可愛,充滿好奇心,對新事物都比較感興趣,他們的新鮮感比較強,但是能保持的時間卻很短,傾聽的習慣是薄弱的,在一年級的課堂上經常看到別人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就有學生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上的很多對話看似熱烈實則重復低效,要想順利打造一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高效對話,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至關重要。教師要言傳身教,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從教師自己做起,給學生樹立起榜樣,教師做到了認真傾聽學生,學生才可能學會傾聽。同時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優化課堂教學來引發有意注意,調動學生傾聽的興趣,讓數學課堂獨有的魅力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去傾聽。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課堂上的有效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有助于學生獲得最充分合理的教育和發展,使他們各自不同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好的評價可以喚醒學生的熱情,鼓舞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對話中,不好的評價會誤導學生的思路,打擊學生對話的欲望,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保持沉默,這樣的課堂最終會演變成沉悶無趣的低效課堂。比如一年級下冊講解38比34多一些時,我直接提問:你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小貓比小猴多的情況嗎?有學生回答38比34多4個,雖然這并不是我要的答案,但是我并沒有打擊他,而是面帶微笑,引導學生“嗯,你算得真快,如果只用一個詞語描述就更好了”,于是這個學生笑瞇瞇吐著舌頭坐下了,這樣正面給出評價,既肯定了他口算能力強,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又向其他學生強調了問題的要求,于是我看到一些學生舉起的小手落下,緊皺眉頭思考片刻后又再次堅定舉起,聽到了下面精彩的回答:“差不多”“多一點”。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相信我們只要細心準備,耐心傾聽,愛心呵護,我們的課堂對話會更加有效,終將打造出高效和諧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