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朱橋鎮小閘小學 李壽寶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進,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不能滿足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教學途徑提升課堂質量,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創造高效課堂。
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創新導入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圖畫等學生感興趣的現代化設備多樣化設計導入環節,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知識學習,通過向學生呈現精彩的數學知識,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數學課堂之中,激發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知識點難度低,很多知識對于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比較抽象,教師采用多樣化導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綜合理解能力。
比如小學數學中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可以采用游戲導入,讓學生用3張不同數字的撲克牌進行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使結果最終等于數字24,學生就會開動腦筋思考,動筆計算;教師在講授長度、面積和體積之間的進率時,可以先提問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進率,比如一斤等于幾兩,一小時等于幾分鐘,讓學生先對進率有了概念性了解,在學習面積單位進率時更加容易些;教師在講授立體圖形體積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立體圖形,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等等,實際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數學知識需要設計不同的導入環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數學課堂開始時就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數學課堂知識學習,根據不同的數學知識進行創新導入,注重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情境式教學是“新課標”背景下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數學課堂更加要創新利用,把數學知識融入實踐中,幫助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提高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要注重設計懸念,進行問題式引導,設置障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解決中,并通過克服學習困難磨練意志,增加解決問題的自信。教師進行情境式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
比如教師講授分數、百分數時,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很抽象,教師就可以建立超市購物情境,超市里面商家進行促銷打折活動,原本價格是100元,如果商家分別打七折和八折,哪一個更劃算呢?學生在實際計算中就會發現,打七折更加優惠一點,通過這種情境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激發求知欲望;教師在講授圓柱體、圓錐等立體圖形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圓柱形物品,比如水杯,薯片筒,易拉罐等,再引導學生進行豐富聯想,還有哪些物品也是圓柱體,更加深刻地理解圓柱體的特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在數學課堂采用情境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情境式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探究興趣,也可以采取講故事、做游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課堂的組織者,因此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主人意識,通過采用小組化探究合作,可以實現教學目標。學生進行小組化合作式學習,可以充分開展自主探索,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式學習,充分發展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教師再進行適時地指導,對學生獲得的知識進行鼓勵,肯定學生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小組教學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能力、興趣、知識背景等各方面因素,再結合每位學生的各自特點,進行差異化教學,從而促使每位同學都有一定的進步,形成愉悅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教師可以先拋出問題,是不是任何長度的三條邊都可以組成三角形呢?學生聽到問題就會先思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動手實踐,通過制作不同長度的線段,再進行三角形的組成拼接,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師通過小組化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操作,積極動手,相互討論,并驗證最終的結果,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教學,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幫助學生發現正確的三條邊之間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自我探索中,和小伙伴的合作中找到了最終的結論,獲得了成就感。
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可以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現真理,不斷獲得知識,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合作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導入、情境式教學、小組化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培養綜合能力,注重觀察生活。教師還可以探索更多創新教學方法,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