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小學 房勝國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知識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過于抽象,在小學階段教導學生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注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動畫以及視頻資料等等,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從多個角度探究數學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既定的教學情境,使得小學生快速地深入數學學習氛圍之中,快速地吸收知識。例如:“一列快車和一列普通客車從甲、乙兩個城市同時相對開出,快車每小時行駛90千米,普通客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經過2.5小時以后,兩列火車途中相遇,求甲、乙兩城市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在教學這類問題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兩輛車對向行駛的情況,生動地向學生展示解題的情況,打開小學生的思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問題解決情境,更能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需求。
在小學學習階段,知識的學習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應當借此階段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有限的40分鐘內,教師向學生講解更多的知識類型,根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加課堂知識的容量,擴大學生的視野,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豐富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例如:在講解扇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教學情境,播放某一時間段內車輛的進出情況,讓學生通過實際觀看和整理,獲得原始的數據信息,深入分析,制作成扇形統計圖,進而分析出如何做好車輛交通管制的方案和措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小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和研究興趣,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資源,使得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大大提高,擴充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含量,使得小學生自小就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之后學生掌握數學分析的知識技巧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數學知識點逐漸由形象化向抽象化過渡,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作用,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生活應用,有效化解學習難點。例如:在學習圓形知識的時候,教師將生活中的案例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讓學生將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包括汽車輪子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如果將輪子換成三角形或者是正方形,在flash動畫上演示,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圓形的輪子才可以使得運動的物體平穩地前進。通過趣味的動畫演示,課堂氛圍變得異常輕松,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地調動起來,對即將要講解的知識點吸收能力更強。
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將網絡上蘊藏的數學資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通過豐富的學習資源,激發小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化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數學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力。例如:在講述圓柱知識的時候,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圓柱進行割補,使得圓柱以學生熟悉的長方體的形態出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使用割補的方法理解相關的面積公式,通過將圓柱的拆解找到圓柱與長方體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對教材上長方體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的概念有正確的理解,進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由此從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將兩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抽象成教材中的定理和公式,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廣泛地應用,有效提高了數學課堂上幾何知識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小學生的思維水平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小學生今后的成長和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分析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利用教育技術綜合提高小學生的能力,讓小學生自小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科產生真正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