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鶴山市沙坪街道第四小學 胡穎華
通過有效激發學生的計算熱情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級的數學教學成績,在低年級中反饋尤其明顯。我校低年級教研組在近年探索如何激發和保持低年級學生對數學計算題的興趣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地利用生本教育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數學課堂的“課前三分鐘”相融合來進行計算競技,不但提高了本班學生的計算正確率,還令數學課堂活躍起來,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積極的興趣,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密切相關,對趣味性強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創新性計算競技,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在數學課前三分鐘就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為整堂課的有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年齡的增長,低年級學生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強烈。愛表達,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和容易受到激勵是這個時期較明顯的年齡特征。在實施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時,巧妙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全員參與進來,能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盡情表達,體驗成功。
在進行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主動發言和自覺遵守紀律,對精彩的發言和優秀的合作小組進行表揚等措施,不但使課前三分鐘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還營造了和諧的教學氛圍,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角,教師為指導的生本課堂模式。
(低年級)一、二年級的數學學習內容大部分以計算為主,利用每天的課前三分鐘進行計算競技,把承上啟下的相關聯的計算知識進行反復重現重練,能有效加強相關聯的計算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1)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內容從認識10以內的數起步,繼而是學習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這個遞進過程看似簡單,但很多學生的計算速度很慢,甚至有些學生要用數手指的方法才能計算出來。利用每天的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可有效驗收和化解這個問題。(2)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需要學生在上學期已熟練過關20以內的加減法作為基礎。利用每天的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可做好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鞏固,為學習新知識承上啟下。(3)二年級數學的計算學習內容是從表內乘法開始,熟練運用乘法口訣是計算乘除法的基礎,這時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十分必要,通過計算競技讓學生熟練掌握乘法口訣。(4)二年級下學期從學習除法計算開始。因為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學生要從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去得出另一個因數,這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較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算競技訓練,讓學生根據每一個乘法口訣,熟練地說出兩道除法算式,以逆思維方式掌握除法計算。
為能最大化發揮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的作用,需要教師有明確的階段措施,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驟。
第一階段:為引導學生走向具體的競技模式,起初的課前三分鐘,由老師出題作為競技內容并讀題,重點要訓練的是讓被抽中組別的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聽算并回答,學生的作答結果需由其余學生進行點評,最后教師還要求全班同學把題目及答案齊說一次,使所有學生的精神都集中到計算競技中來。
第二階段:在觀察到學生對計算競技接受和熟練操作后,要及時推陳出新,以保持學生的興趣,每節課的課前三分鐘的題目內容由每個小組長輪流自主出題。為保障題目能承上啟下,與所要學的新知識相關聯,教師在課前要對小組長出題進行指導和把關。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大家對題型及規則都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小組長出題目了。
第三階段:在每節課的課前三分鐘,擴大計算競技的題量和回答機會,由各小組長組織組內成員進行計算競技,讓每個同學得到的訓練機會更多。教師宣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題目數量多并且答案正確率高的小組獲勝,可根據實際讓排名前三的小組都獲獎,以增加獲獎機會。
由于班內每個學生的計算能力存在差異,在搭配小組成員的時候,教師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確保每個小組的綜合水平相對均衡,實力相當,讓每個小組都有機會獲得勝出機會。
小組中每個孩子均設立一個紅花本,在每次課前三分鐘計算競技中勝出的小組組員均能獲得紅花獎勵并貼于“紅花本”上,如此每天加以累積,每個月做一次匯總,評選出計算競技達人,發給獎狀予以鼓勵。這樣既能讓學生對課前三分鐘的計算競技保持熱情,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積極開動腦筋的習慣,獲獎的學生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教師要理解大多數學生都盼望獲獎,盼望得到認可和表揚的心理,每次要及時對獲獎的小組進行充分的肯定,讓他們盡享勝利的愉悅,進一步激起他們的計算熱情,為其余的學生樹立榜樣。對于本次沒能勝出的小組,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從“失敗”中發現閃光點,激勵學生努力爭取在下次獲勝,這樣既能讓學生保持對計算的熱情,又能讓學生為爭取下一次的勝利而努力。
以上是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引,在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中,以追尋低年級高效課堂和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為目標而進行的整合探究所得,其“趣味性”“有效性”和“發展性”源于教師從實際出發,分析理解本班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而采用的新創舉。希望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在教研路上主動思考和探索,共同把教研當作一種價值追求,為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