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縣牛鎮初級中學 王炯華
探究式課堂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去探究,并不是讓學生機械地去記憶數學結論。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使學生在探究中理解數學知識。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就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引發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的欲望。在提出問題時,教師需要抓住本課的重難點和學習的關鍵所在,并和教材內容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通過問題情境,教師可以把零散的知識連接起來,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概念。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如,筆者在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這節課時,出了一道題目引發學生思考:在三角形ABC中,D是AB的中點,過點D作DE∥BC交AC于點E,則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C相似嗎?筆者把學生分為幾個討論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們小組討論之后,都給出了相似的結論,筆者讓學生給出依據,學生們給出了不同的方法證明出這兩個三角形是相似的。一個學生回答:因為和是同一個角,,所以和相等。有的小組討論之后,想到了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來證明,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得出,線段這兩個三角形相似。筆者引出了一個問題,引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學生在思考之后給出了答案,這樣學生就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探究型的主動學習,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探究之中,學生在探究中可以發現問題,并產生探索的欲望,激發探索的意識。
例如,《圓周角》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圓周角和圓心角之間的關系,學會圓周角的性質,能夠運用圓周角的性質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節課筆者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同弧所對的圓周角是圓心角的一半”,而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圓周角和圓心角的位置可以分為多種情況,一種情況為圓心O在∠BAC的一條邊上時,另一種情況為圓心O在∠BAC的內部時,學生需要分類討論這兩種情況,需要運用到三角形外角方面的知識。在求證的過程中,學生還應想到運用作輔助線的方式來求證。在學生進行討論之后,筆者把學生討論不全面的地方進行了補充,并演示出證明過程。
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探究相關的問題。首先學生需要自主地思考問題,應加強與小組成員之間的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相互分工,密切配合,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學習情況均衡地進行分組,由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探討問題,有助于思維之間的碰撞。
例如,《銳角三角函數》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正、余弦值,培養學生歸納、類比探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獨立解答問題的習慣,筆者引導學生小組探究特殊角的正、余弦值。筆者讓學生先自己畫出30°、60°和45°的直角三角形,并利用函數的定義,得出sinA=角A的對邊/斜邊,cosA=角A的鄰邊/斜邊。學生通過組內交流,使問題得到了解決。小組合作的方式下,不懂的同學有人幫助,會做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展示和對他人的幫助,感受到了自豪感。對于大家有疑問的,筆者走到小組中間去,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點撥,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把自己不會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其他的同學幫助解答,學生就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教學時,教師要多探索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把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掌握科學的方法,使小組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推理的思想以及分類討論的思想,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多思考,遇到不會的問題大膽提問,這樣才不會積攢問題。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