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西鄉中學高中部 陳擁華
現階段,我國部分學校的教師仍然采用傳統落后的題海戰術進行數學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占據主體位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學生只能夠被動學習,難以拓展數學思維,對于所學到的知識通常是理解不充分,難以提高學習興趣,對于不懂的問題也不敢提問,只能夠敷衍了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課堂上的學習參與度以及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形勢下,提高數學教學水平的創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結合時代特色進行不斷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下,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認知規律進行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提高數學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變式教學引導學生思維開拓創新,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變式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某項事物進行概念變換,能夠用直觀特性或者是具體事例概括事物的本質或特征,通過與其他事物的對比,能夠展示出該事物的原本特性,對該事物進行科學的認識。
變式教學是教師在解題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方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拓展并延伸題型思路,能夠將其轉變成為另一種架構的題型,使學生認識變化中的不變。通過變式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原有的數學知識去進行新題型的探索與研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確保解題正確率,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變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了解記憶,能夠準確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及區別與聯系,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高中數學課堂上也應當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由于高中學生思維快速拓展延伸,在此階段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幫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多媒體設備或者是互聯網資源進行變式教學,既增加了課堂的教學趣味性,也增強了課堂的科學性、高效性,有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互聯網信息能夠擴展數學探究方向,教師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設置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自主學習。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對課本教材中沒有的教育資源進行補充。網絡技術為數學變式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資源,由于網絡教學材料種類各異,需要教師予以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變式探究。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運用變式訓練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通過一題多變,學生能夠拓展數學思維,在課堂上積極探索創新,能夠發揮自主學習意識,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學。運用變式教學理念,對于題目條件進行改變,通過尋找問題之間的異同點來尋求解決方案,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知識、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一題多變,能夠有效節省課堂時間,使數學各小題環環相扣,學生能夠根據條件在解決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下一個問題,節省重復計算的時間。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提醒學生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不要局限于一條路,能夠根據相關條件去尋找其他思路,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
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要求當前高中數學課堂上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也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創新,能夠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理解力培養與變式教學能夠讓學生自主改變題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課堂上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加以理解,并進行思維轉變。通過改變題型,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培養自主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函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畫出函數圖像,根據圖像指出函數的單調區間,并明確各區間上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再引導學生進行變式練習,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函數圖像,并根據圖像區分單調性,并求出函數在[-3,6]上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通過變式練習學生能夠自主畫圖,并探索創新,運用已學到的數學方法鞏固原有的基礎知識。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時期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色與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多元化教學。通過采用變式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創新,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增強數學理解能力,有助于發揮自主學習能動性,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