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小學 汪洪芹
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施中,如果能夠放在一定的數學文化視野下展開,讓學生不僅學到數學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數學文化的感染與熏陶,這不僅會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喜愛程度,學生學習的很多具體知識也可以找到非常有效的依托,數學課程整體的教學實效會更高。數學文化視野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除了可以給學生引入與介紹一些適合他們了解與接觸的文化背景知識外,教師也可以將關注點放在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文化氛圍上,并且要注重對于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的挖掘利用,這些都會讓學生在數學文化視野下對于數學課的學習有更大程度的認識,這也會更加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科素養的建立。
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一些基本喜好,結合學生的興趣取向選取針對性更強、能夠發揮實際推動效果的文化素材。比如,小學生普遍對于生動有趣的故事性題材或者動畫片感興趣,這類素材出現后通常會立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了解欲望。教師可以從這個出發點展開,進行數學文化視野的構建。比如,可以將一些學生熟悉且喜愛的故事作為知識教學的依托,還可以將一些有趣的并且富有一定深意的動畫片素材引入課堂,輔助知識的教學。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構建數學文化背景的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不僅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大家在理解探究知識內容或者是試圖解答一些實際的數學問題時,綜合實效也會更高,這才是我們合理進行課堂構建所應當有的方式。
例如,小學生對《西游記》都充滿了興趣,大家對于這個神話故事和故事中的經典人物都十分熟悉,不僅如此,這部由經典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色彩。教師可以靈活地將這個故事作為教學的背景,輔助一些知識教學的展開。比如,在講加減法的時候,可以以《西游記》的故事引入,教師可以說:“唐僧有五個桃子,豬八戒給了唐僧三個,孫悟空給了唐僧兩個,沙和尚又給了唐僧六個,這個時候唐僧一共有多少個桃子?”一談到這些人物,學生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大家會馬上跟隨教師的問題來展開思考,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都很高。這就是一個靈活有效的教學組織與構建的方法,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不僅讓學生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教師要積極進行良好數學文化氛圍的創設,要讓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有趣,問題探究起來會更加有意思。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凸顯,可以多設計一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有效進行自主學習的環節。比如,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引入課堂,在這個教學背景中讓學生共同嘗試進行復雜問題的探索與解答。這本身就能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并且能夠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數學文化環境中,讓大家慢慢進入探究的主題,在有效思考的背景下解答問題。
教師可以將班里的小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大約五至六人,然后從每個小組中挑選出一個人到黑板上接受比賽,教師為學生出數學題目,例如“5加8減去6,得到的數乘以2等于多少?”每個題目說完之后,黑板上的同學有10秒鐘的時間來思考,然后在黑板上寫出得數,學生之間不能討論,抄一個減一分,教師一輪一共出十個問題。這個即興的比賽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課堂上的學習氛圍會異常濃厚,同時,這也是對于學生迅速反應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查,這樣的訓練方法能夠有效鞏固學生對于運算知識的掌握。
有效的知識教學不能僅僅依賴于課堂,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與建立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深入教學,也要注重對于學生的課余時間展開充分挖掘利用,讓學生在課下也可以感受到數學文化氛圍,并且在有效的探究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應用,更深入地感受到解答數學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教師可以開放自身的教學思維,可以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設計個性化的學習任務,這一方面能夠更深入地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另一方面,這也能夠引導大家在課下多下功夫,進行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學生不僅會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大家在解答各種靈活的問題上也會慢慢積累一些實用的方法和心得,這才是我們所預設的教學成效的收獲。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自己出一道數學題,在課上的時候,教師將每個學生準備的數學題隨機發給學生,讓學生做另一個學生出的數學題,不會的由出題的學生為其進行講解。學生在自己出數學題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一定的思考,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過程,而在解答其他同學的問題時,則是對于自身問題思考與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這樣的教學設計就充分對于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了應用,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強,能夠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展開獨立思考,這種課內外結合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在數學文化視野中對于學過的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也會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