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一中實驗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學校,是成都市新優質學校,也是西部地區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校。學校的優質發展源于新都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得益于他們許多得力的措施,其中抓好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四大工程,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得力措施之一。新都一中實驗學校因此被評為“四川省教師發展基地學校”。
行政引領工程——搭建新教師專業成長平臺。為加快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速度,學校提出“一三六九教師發展規劃”目標。“一”是指第一年站穩講臺,掌握教育教學的常規要求和教學基本技能;“三”是指三年內脫穎而出;“六”是指六年內成為教壇新秀,有一定成就;“九”是指九年內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向專家型教師發展。在青年教師發展規劃引領下,學校按照“跟年級、跟班、跟人”的三跟制度,領導深入新教師群體,了解新教師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幫助。新教師按照個人“自我設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專業發展軌跡確定個人努力的方向和發展措施。
名優幫扶工程——當好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同行者。“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近年來,學校名優教師數量逐年遞增,先后有省市級特級教師、名師后備人才、區學科帶頭人、成都市未來名師30余人,在區域內同等學校中名優骨干教師數量名列前茅。學校教師隊伍高質量快速成長得益于名優幫扶工程。學校先后成立劉漢斌、陳道富、羅朝英三個名師工作室,指派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名優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充分發揮名優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思想、教學、教研、科研等方面對青年教師全面指導,幫助青年教師闖“五關”,即上好適應課、合格課、研究課、優質課、示范課。學校還安排青年教師走出去。每年暑假學校派遣部分青年教師到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參加培訓,走出國門前往美國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培訓。通過這些培訓,學校青年教師的視野更加開闊,教育教學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校本研修工程——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科研水平。學校堅持“科研興校、科研促教”的學校發展戰略,提倡青年教師“教研與科研相結合”,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開發。青年教師通過課題文獻學習、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收獲,個人也很快成長,校本研修能力和教師發展專業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科研能力明顯增強。
區域聯盟工程——建好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練兵場。新都一中實驗學校利用學校是四川省校本研訓基地校、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新都區新教師培訓基地校的優勢,發起并成立成都市郊區縣初中六校共同體。區域聯盟學校通過“教師論壇”“青年教師座談會”等形式分享教師發展過程中的苦與樂;區域聯盟學校每年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激勵青年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區域聯盟教學大賽活動加快了學校教師專業化成長進程,部分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名師后備人才或學科帶頭人、區級特級教師。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后備力量。新都一中實驗學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探索無止境,創新境無窮,有理由相信新都一中實驗學校的優質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