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育暉小學坐落在風景優美的郎茂山腳下,2009年遷到新校區,成為緯二路小學育暉分校。目前學校有18個教學班,800余名學生,50名教師,不僅傳承著緯二集團“成全每一個”的生命化教育理念,還承擔著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實踐探索重任。
“育暉”的“暉”是指陽光,學校把向陽而生的向日葵作為校花,象征育暉師生如同向日葵一樣汲取陽光的能量茁壯成長。學校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學校、山東省傳統體育項目足球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品質教育魂在教師。在學校品牌建設路上,提升教師個人素質,讓教師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非常重要。育暉小學體育老師是曾在四川全興職業足球隊效力5年的足球教練馬奎,他每天給學生上足球課,下午放學和節假日也帶領足球隊訓練,無論嚴寒酷暑,從不間斷。學校與魯能足校簽約后,雙方定期交流比賽學習。育暉以足球為突破點,組織全體教師參與足球校本課程建設,舉辦足球賽等活動。
育暉像馬奎這樣有夢想、有追求的教師還有很多,在他們的努力下,開發了信息化融合課、特色籃球課、生活化創意美術課、“電子書包”、STEM等特色課程,每位老師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專業生長點,為學生提供適宜的課程。
學校關注每位教師發展,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歸屬感,增加文化認同,堅持以陽光教師評選、陽光團隊評優、陽光教研組評選為載體,弘揚正能量,不斷提升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品質教育根在學生。學校一直倡導溫暖教育,以真情真愛溫暖每個學生每個家庭。學生是學校存在的根本,學校始終要求老師善待每一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中。品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回歸教育的本真,關注人的個性化發展,促進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出生于外來務工家庭的孫曉彬,在馬教練的悉心指導下,刻苦訓練,逐漸顯現出運動天賦,五年級時入選魯能足球學校,如今已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學校有12人入選山東魯能泰山少年足球隊,其中2人入選國家少年足球隊。類似的學生還有很多,他們在老師的培育下,有的擅長文藝,有的擅長體育,有些身體不健全的孩子也在學校感受到了溫暖,在心底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幾年來,育暉努力提供豐富的課程,在課程中夯實基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在多次質量抽測中名列前茅,合唱社團、舞臺劇社團以及很多學生在參加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品質教育功在創新。2014年,我校被推薦為山東省首批信息化試點學校,在沒有師資、沒有硬件、沒有技術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逐步實現了學校管理智能化、教育教學信息化、家校溝通便捷化的預期發展目標。
此外,我校還建成了“電子書包”教室,變革傳統學習方式,創建PC端和手機端雙線閱讀平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利用“育暉微網站”和“育暉直播”實現師生零距離溝通,借助信息化與學科融合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信息化為學校轉型帶來了新的增長點,讓育暉向“未來學校”不斷邁進。
品質教育志在生長。幾年來,學校從未停下發展變革的步伐,把“我們每天都是新的”和“我們帶著陽光前行”作為教風和學風,讓育暉師生向陽而生,讓每個孩子充分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發展之路還很長,我們要用文化滋養師生向上向善的心靈,讓校園里每一個生命自由生長,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