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冬梅
(3206831990****6563,江蘇 宿遷 223800)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防水節點結構的處理關乎著地下室防水工程效果。但在實際施工情況中,對材料、設計、施工都不能做到完美控制,所以就會導致防水工程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將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防水節點標準化的施工效果,為具體的建筑施工提供參考,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
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之一,一但施工材料出現了問題,那么就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問題造成巨大影響。在目前的防水工程建設中為了減少成本,經常會使用非國標的、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市場上的材料質量參差不齊,這些材料與質量合格的材料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一旦施工單位沒有嚴格把控材料質量,就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當工程設計師對施工材料特性與使用范圍不熟悉時,就會容易對實際情況中應采用哪種材料造成失誤。沒有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設計,比如沒有設計分割線,設計排水溝沒有將坡度考慮在內導致排水不暢。在防水工程中,不科學的節點構造設計也是時有發生的,大多都是簡單的將標準突擊進行套用,沒有將節點構造精細設計,最終導致地下室防水性能到不到標準。
(1)施工過程中沒有將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充分考慮,在雨雪天禁止鋪設卷材,風力大于5級時不得施工。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施工基層要求平整、干燥,但還經常還會在出現基層含水量處于9%以上的情況進行防水施工。(2)在基層平整上不合格,地下室局部的墊層混凝土找平質量達不到平整度設計指標,沒有按照設計要求來對防水卷材上覆細石混凝土進行施工。就會對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3)對防水材料使用熱熔法來進行過渡加熱,使材料不能均勻加熱,容易將材料燒穿。將防水卷材進行接縫時,密封程度、粘結加熱以及表面處理都會出現材料鋪設不平整的情況。(4)在現在的很大一部分的地下室防水工程都是由非專業的施工單位來進行施工。不但是在施工技術上,更是因為不嚴謹的施工態度,種種原因都造成防水體系不能夠完整運行。
地下室防水工程主要是使用防水材料在地下室的外墻與底板鋪設,有效的防止地下室滲漏。具體根據鋪設的位置可以分為底板防水鋪設與外墻防水鋪設。
底板防水鋪設主要是對后澆帶、筏板以及對樁基承臺進行防水處理,尤其是對樁基承臺部分,不但要對承臺部分要進行處理,還要對基礎梁等其他部分進行處理。所以這個環節不但對材料有著很高要求,而且對處理手法有著更高的要求一旦有了這個工序差錯進而就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行。
外墻鋪設根據施工順序的不同分為外防外貼與外放內貼兩種,外放內貼是地板與墻體混凝土沒有施工時就預留出防水卷材的接頭,底板與墻體混凝土施工后再進行鋪設。外放內貼則是在底板與混凝土施工前就鋪設防水卷材,鋪設完成后再進行墻體與底板的混凝土鋪設。
將水泥基滲透結晶型剛性防水層鋪設在底板上部,并在上面重復涂刷防水涂層,最終使涂層厚度達到0.8mm。需要注意的是后一次的涂刷需要在上一次涂層徹底固化后再進行涂刷,保證涂層的效果。在混凝土未凝時,再混凝土表面均勻散上干粉,散完干粉后用抹子與磨光機對混凝土進行壓光。
首先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剪力墻,然后對拉螺桿進行處理,具體的根據一次性止水螺桿節點進行操作,最后對缺陷進行修復。鋪設防水卷材前要一定要對外墻進行檢測,看外墻有沒有破損,如果外墻有破損的話,將缺損修復后再進行鋪設卷材,否則防水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對于破損小于0.2mm的裂縫需要用專業修復膠進行修復,打磨平整后進行施工;對于破損大于0.2mm就必須先開槽埋管進行壓力灌漿,等待凝固后打磨平整后再進行卷材鋪設。
地下室防水節點標準化施工是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施工。對地下室滲透原因的分析,主要表現在材料、設計以及施工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影響著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滲漏問題。其次探討了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內容,根據鋪設位置不同分為外墻與底板鋪設。最后對地下室防水工程標準化施工在實際中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效果進行了討論。在建筑地下室施工中,需要的防水卷材性能與特點的要求也是不同,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選擇。地下室的防水結構也是需要一定的承載能力的,由于不可避免的受到上方建筑的壓力,所以就需要優秀的承載性能。本文對地下室防水節點標準化施工技術進行了討論,規范防水工程中的施工技術,有利于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對建筑單位的施工有著巨大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