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兵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塘溝鎮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江蘇 沭陽 223611)
從1990年到2018年,我們國家的森林面積增加了近16億畝,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森林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基礎資源,在開發、利用、培育、管護等方面,都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及全面控制。
但是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森林資源被過度消耗,有些地區的消耗甚至破壞已經達到無可修復的地步。如何實現森林資源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發揮林業工程的巨大作用,提高樹木養護管理技術水平,已經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在全球森林面積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我國的森林面積反而實現了大幅增加,由此可見我國在修復自然生態,保護森林資源方面已經有所行動。
在林業工程當中,對于樹木的選種、培育、種植、養護、采伐、加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不僅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更是一門涵蓋農林業、環境保護、自然科學等多領域多學科的科學門類,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現階段,我國的林業工程發展狀況向好,整體趨于穩定,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在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方面有大專院校、技術學校等作為支撐保障,無論是在創造經濟效益還是實現森林資源可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具體到樹木養護管理工作當中,依然存在缺乏科學的規范指標標準,依靠經驗隨意性大,相關管理制度及法規政策不健全不普及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業工程樹木養護管理工作中各環節的沖突與不協調,抑制了森林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價值,破壞了市場作用與機構管理之間的平衡模式,阻礙了我國林業和生態經濟的和諧發展。
樹木養護管理技術環節復雜,涉及面廣,包括土壤管理、水土保持、施肥管理、雜草處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具體如下:
目前,我國林業區的土壤普遍貧瘠,而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土壤貧瘠現狀,提高土地生產力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對土壤進行深翻疏松增加孔隙度,保墑肥化熟化,增強土壤內微生物活躍性,另一方面在種植環節要注意對根系的保護,可以對種植位置土壤進行更換及增厚土層,追加營養,改善土壤物理性質,促進樹木發育生長。
施肥要有針對性,考慮樹種、季節及樹木生長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比如春夏季是大部分樹木生長的關鍵時期,對于養分的需求度高,這時就要考慮追加肥料。再比如樹木生長到散枝出葉階段時,施肥要以氮肥為主,而在花芽成熟期則要以磷肥為主。總之對于肥料的選擇,要經過具體分析具體調研,針對樹木生長情況及林區地質條件,進行針對性施肥,促進樹木發育生長。
在不同的季節當中,對于樹木的養護管理工作會有所區別。
冬季,樹木處于休眠狀態,在此階段,主要是對樹木進行整修修剪,為樹木發芽生長做好準備,打下基礎。當深冬降雪后,要在保證積雪鹽分達標的情況下在樹木的根部進行堆雪,保證樹木根部土壤的水分含量,如果是鹽分過高的雪則不可使用。
春季,天氣回暖,樹木開始生長,主要開展追施有機肥,防治病蟲害等工作,這時的樹木相對脆弱,易受到外力侵害,要加強對林區的巡視工作,做好預防應急準備。
夏季,特別是在5、6月份,是樹木生長速度較快的時期,一方面是因為春冬積攢了養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時的氣溫、濕潤條件都相對較好,這時要特別注意補水、防蟲害等工作。時間進入7、8月份后,樹木長勢放緩,要注意防汛排澇。
秋季,氣溫開始走低,樹木開始進入休眠狀態,此時要特別注意通過灌溉、追肥等措施,保證樹木根部土壤有充足的養分,在土地冰凍后依然能夠為樹木提供營養。另外針對一些耐寒性較差的樹種,要提早進行防寒工作,做好防寒措施。
林業不僅僅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更是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林業的病蟲害防治不能過度使用和依靠化學農藥,還是要通過生物、物理、綠色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一般是引入有害病蟲的天敵,運用自然生態規律,抵制病蟲害,但是運用生物防治方法要保持一定的度,維護生態平衡,保持有害病蟲與其天敵在一定的比例范圍內,避免出現“天敵”變“病害”的情況。
當生物或者物理方法達不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時,可以適當輔以化學農藥,但是使用前要先經過試驗,確定無負面效果的情況下,再行使用。
除雜一方面是去除雜草,保證土壤肥力集中供給樹木生長,另一方面是去除雜類樹種,保證大面積種植品種的純正度。除雜工作的更深層意義在于,破壞病蟲害生長環境,簡化可能發生的病蟲害的種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預防病蟲害的作用,為樹木良好生長創造條件。
林業工程樹木養護管理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我國生態經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滿足現階段及今后人們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實際需求的重要技術方法。隨著國家對于林業的重視程度及人力物力投入的加大,可以預見的是林業的經濟發展基礎作用將愈發明顯,做好并不斷提高樹木養護管理技術水平,切實做好土壤、施肥、季節、病蟲害、除雜等工作,解決缺乏科學規范標準,依靠經驗隨意性大,制度政策不健全等問題,勢必會推動我國林業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