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浙江省教育廳等10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學校每學年組織安排1~2次研學旅行活動,每學年合計安排初中4~6天、高中6~8天。今后,研學旅行的評價結果還將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研學旅行,指的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你參加過研學旅行嗎?對于研學旅行,你怎么看?
@EILEENeileen:無論是走進社會還是親近自然,我都覺得很有趣,而且很有意義。我更喜歡接觸自然,因為我很喜歡動植物。同時,我也想治一治自己在人群中只顧低頭看地面這個毛病。但我想知道的是,研學旅行真的能實現我們學生自己的愿望嗎?
@曄曄:我擔憂的是:一路走一路研究學習,會不會很累?安全問題怎么保障?要是有人調皮搗蛋,擾亂了紀律怎么處理?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對學校來說管理很有難度。
@王佳蜜:同意樓上,我覺得研學旅行并不適合所有學生,學有余力才能走有所得。邊走邊欣賞邊領悟固然很好,但與其牽扯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研學,還不如先鞏固課堂知識、打好基礎。
@喲喲:我覺得挺好的。三點一線的學校生活多么枯燥乏味。再說,走出校門一來可以展示中學生的精神風貌,提高集體榮譽感,二來也可以全方位培養我們綜合素質。這個世界的廣闊和多元遠超我們的想象,我們的發展也有無限的可能。另一方面,研學旅行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勞逸結合呢?
@晗箏:聽上去很有意思唉!我身邊就有很多同學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譬如騎自行車、洗碗,也缺乏集體觀念,研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自立能力,而且可以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那么多同學一起出去活動,這可是青春里難得的回憶呢!
@虎胖小編:研學旅行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需要避免一些問題,譬如“走馬觀花”。有些研學旅行需要出國,對經濟條件一般的同學來說會有壓力,還可能導致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真正的研學旅行,同學們要帶著問題、思考出發,在親身實踐中探索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在團隊合作中培養責任意識。對學校來說,應該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動有備案、應急有預案”,讓一場旅行真正充滿“研究”和“學習”的味道。
歡迎登錄銳角網(www.ray-joy.com),搜索圈子“新聞海報”,參與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