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明確“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強調“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在新時代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需要堅定不移抓基層打基礎,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服務大局抓體制,強化功能抓設置,夯實基礎抓規范,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確保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位,把黨的建設落到實處。
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覆蓋力。一是抓組建。堅持人在哪里、黨員就在哪里、黨的組織就在哪里,持續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對黨組織組建難度較大的非公企業、社會組織,落實相關行業監管部門黨委(黨組)責任和黨員干部“一崗雙責”,通過年審登記查黨建、監督管理問黨建、評比表彰看黨建等方法,讓黨組織能夠嵌入到這些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二是抓設置。按照有利于黨的領導、有利于開展黨的組織生活、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有利于密切聯系群眾的原則,因地制宜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針對城市社區流動黨員多、群體較復雜的情況,可探索以興趣愛好、文化活動、志愿服務等為紐帶建立功能型黨組織。三是抓支部。對黨支部建設情況一個一個過篩,以問題為導向每年推動整改一批,持續做、反復抓,一個支部一個支部鞏固,推動黨支部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建立黨支部工作標準,配套相應的評價體系,表彰先進、整頓后進,推動爭當合格黨支部。
選好配強基層黨建工作隊伍。一是選用。做基層黨建工作,不僅要黨性強、品行優、作風好,熟悉本單位本行業的業務,還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要重視基層黨建的工作崗位,把優秀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放在基層黨建工作崗位上去鍛煉,把從事基層黨建工作的干部放到重要崗位上去成長。二是培養。把機關事業單位從事基層黨建工作干部納入干部教育培養規劃,把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黨務人才納入人才培養規劃,加大崗位交流、掛職鍛煉、人員儲備的力度,做到系統培養、科學培養。三是整合。在鄉鎮(街道)可設立黨群辦,落實相應編制和職數,將涉及基層組織建設的各方面工作力量進行整合,做到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同時,要配齊配強機關、國企、學校、醫院等行業領域的黨建工作力量,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基層黨組織辦事機構,合理配備專職黨務干部。
增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一是注重新技術運用。打破傳統黨建“限時、限地、限人”的束縛,鼓勵和支持基層運用“互聯網+”的方式,強化黨員教育功能,提升黨員信息化管理水平,方便黨員參與組織活動、加強交流互動。推進各個層級各個方面海量的互聯網黨建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推動資源利用最大化,防止重復建設。二是注重新問題化解。黨員分布在各行各業,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面廣,遇到的新問題最為集中。要堅持分類指導,可以每年梳理出黨員教育管理最突出的幾個問題,進行集中研究和化解,不斷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的制度機制。三是注重新黨員發展。提高新黨員發展工作的政治站位,梳理近年來新黨員發展的情況,對農村、社區、機關、學校、企業等各個領域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分析掌握新黨員發展的趨勢,明確新黨員發展的重點。嚴把發展黨員質量關,防止“帶病入黨”“人情黨員”“近親繁殖”等現象發生,既要組織入黨,更要思想入黨,不斷強化黨員意識。
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社會治理能力。一是職權下放。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必須把社會治理的重心落到城鄉基層。要圍繞增強領導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各個方面的職權資源下沉,強化鄉鎮(街道)統籌協調能力,把為群眾經常性具體服務的資源、經費和力量盡量交給與群眾最貼近的基層黨組織,把各項惠民政策、項目以黨組織為主渠道來落實。二是基層減負。強化統籌協調,對基層承辦的各項事務、服務進行統籌安排,對投入到基層的項目資金打捆使用,對需基層摸排上報的信息實行大數據管理,讓基層有足夠時間精力聯系服務群眾。三是強化保障。農村產業發展、城市開發建設等要同步落實基層黨組織的陣地,并作為基層治理工作的中心。對基層治理能力突出的村(社區)干部,要給予政策渠道,擇優選拔為鄉鎮(街道)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持續提高基層干部待遇,加大關心關愛力度,切實增強崗位的吸引力。
(作者系中共北碚區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