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儀 李明慧 馮煜
摘 要 在“互聯網+教育”思潮下,我國在線教育發展迅猛,近年來更是涌現了大量形式各異的在線教育平臺,但飛速發展的同時風險與亂象并存。本文通過深入分析在線教育平臺行業現狀,不難發現一些共性問題,為今后行業的發展趨勢與進步空間指明方向。
關鍵詞 在線教育 平臺 分類管理
作者簡介:劉欣儀、李明慧、馮煜,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
中圖分類號:D66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198
一、樣本選擇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在線教育平臺規模差距較大,未上市的如VIPkid、噠噠英語還在摸索期內。從已上市的公司來看,國內擁有較大消費群體的如新東方、學而思、滬江網校紛紛選擇在海外上市,選擇在國內上市的則為規模不及海外上市但往往依據長期資本積累或者其他產業積累了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將在線教育平臺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本研究報告選擇國內上市的公司作為樣本則基于這一類公司行業層次多,又具有相當的規模,對整個行業影響較大的考量。
二、平臺經營形態分析
在線教育平臺的營業形態并不單一,一個公司往往下屬多個平臺,從課程來源、機構設置、招生模式來看也各不相同。由此帶來的問題在于不同經營模式對于現有《民辦教育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磨合。
第一,網絡分銷平臺的經營方式不是在線教育公司所必需的。圣才教育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考試輔導圖書和在線教育培訓服務,主要產品為圖書、融媒體電子書、網絡課程和題庫,其盈利主要依靠出售這些電子資源,因而網絡分銷平臺能夠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對于其他不以出售圖書以及融媒體電子書為主營業務的K12教育平臺來說,網絡分銷平臺的經營并不是公司發展所必需的。
第二,總體來看,目前的在線教育平臺與高校合作較少。一方面,目前在線教育尚未發展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許多高校老師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授課方式,另一方面,教育行業的公益性質在我國占主導地位,公立大學如何用其優質教育資源與營利性的在線教育平臺合作仍然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盈利情況分析
(一)市場背景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教育消費觀念進一步加強,教育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根據Analysys易觀數據監測,2016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交易規模達481.6億元人民幣,2016全年交易規模達16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3%。
(二)數據分析及結論
1.對在線教育企業投入增幅有所提升
分析樣本企業自2014至2017年每年的營業總成本,做差計算每年的投入增量,樣本企業每年的投入都有增加,且增量基本呈上升趨勢。這就說明我在線教育產業自出現以來投資熱度不減。盡管互聯網研究院發布《2016年互聯網教育景氣指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投資熱度已逐漸趨于理性,但從樣本反應的數據來看,在線教育未來行業仍會吸引更多的資本。
樣本企業下屬多個分支領域,雖然在線教育平臺收入占企業收入比重并無明顯趨勢,但通過數據分析,樣本企業在2017年對于在線教育平臺無論是投資還是收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圣才教育在線教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10.15%,拓維信息的拓維學堂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2.84%。
2.地區集群效應明顯
樣本企業體現出了鮮明的地區集群效應,雖然依托于互聯網,但從數據看,主要業務仍舊局限于某一個特定地區。
3.在線教育企業盈利能力提升面臨阻力
深入的研究企業盈利能力狀況,需要采用比率類指標來分析企業盈利與投入之間的關系。
下面我們用凈資產收資率來分析近幾年樣本企業盈利的盈利能力狀況。凈資產收益有不同的定義方式,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將公式中的分子定義為利潤總額,此時計算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1):
此時可以對凈資產收益率進一步分解,即將公式(1)變形,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總資產即為公式(2):
從公式(2)可以看出,凈資產收益率是總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的增函數,因而只要這兩個指標中的一個增大,凈資產收益率就會增大。由上式可知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變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企業自身效率變動的結果,也可能是企業財務杠桿 發揮作用。我們計算了樣本企業2014-2017年資產負債率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2014年以來,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總體上呈現平穩的趨勢,其中兩家有緩慢的上升,此時推測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可能會提升(在資產負債率無較大變化時,取決于總資產收益率的變動)。
綜上,可以有以下小結:
第一,近年來我國在線教育企業市場廣闊,未來有較多盈利機會。
第二,考慮企業投入因素,即采用比率類指標,可以判斷,從2014年以后,我國在線教育企業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第三,樣本企業盈利水平遭遇的阻力并非來自于財務杠桿作用,而是企業自身效率、盈利能力較弱導致的。
四、訴訟情況分析
訴訟情況可以反映一個公司與其他行業主體的主要沖突,同時也能展現在法律問題上,該行業的主要困境所在。從裁判文書網可考判決文書來看,糾紛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的領域,如商標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如圣才教育2014年至2016年全是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訴訟,如考拉超課的知識產權糾紛也占到了接近67.7%,巧合的是,大部分涉及知識產權的訴訟樣本公司都是作為被告,并且最后都是以原告撤訴結案。
基于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與推斷:
第一,在線教育平臺目前訴訟糾紛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領域,并且主要是一些剛起步的在線教育平臺公司。對于此,應當首先加強自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公平競爭,其次要積極保護自身權利。
第二,在線教育平臺作為一個與網師、消費者聯系密切的所在,與此類主體的糾紛卻在裁判文書網上極為少見,對此可能的原因有在線教育平臺維權途徑多樣,訴訟成本較高,亦存在平臺通過霸王條款規避責任的可能。
注釋:
郭凌杰.論財務杠桿.科技經濟市場.2006(4).作者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