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城北初級中學 季 慧
不可否認,在當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數學學科本身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數學學科中所蘊含的美育教學,不僅沒有將美育教學與學科知識教學很好地融合起來,且學科內容的教學往往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枯燥乏味,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美育教學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科內容的教學與美育的培養同步進行,讓學生真正做到全面發展。
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科內容的教學,同時要注重數學學科發展史以及數學家簡介的教學,通過這些與數學學科內容息息相關的教學,從深層次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發展歷程以及每個數學知識的來之不易,從而促使學生去探索、去研究。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家,從而促使學生學習其品格美。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創建人笛卡爾,通過給學生介紹笛卡爾創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整個過程以及平面直角坐標系對于幾何學習的巨大作用,從而讓學生理解笛卡爾的偉大品格,學習笛卡爾身上勇于探索、積極思考的偉大品格。數學家是數學體系創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數學活的靈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家的偉大品格,將真正理解數學中蘊含的品格之美。
數學之美不在于它有絢麗的色彩、優美的詞句,而在于數學語言的邏輯之美、簡潔之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數學語言,從而促使學生感悟數學語言之美。例如在《勾股定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逐字解讀勾股定理,即“在任何一個平面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的平方。即在△ABC中,∠C=90°,則a2+b2=c2 。”通過解讀不難發現,簡短的幾句話包含了無窮的定理,多一句累贅,少一句則表達不清楚,這一定理完美地詮釋了何為勾股定理,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數學表達式,簡潔而邏輯清楚,真正體現了數學美。縱觀數學學科涉及的內容不難發現,數學學科的語言美正是表現在其往往用一個等式或者一個數學表達式闡明一條邏輯關系,這是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美,是數學學科獨一無二的美。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逐漸真正理解數學語言,從而理解數學語言無處不在的美,真正對數學產生興趣,且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探索。
數學學科是一門典型的數形結合的知識體系,因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圖形跟數學文字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促使學生掌握數學語言,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繪制數學圖形,讓學生通過數學圖形感悟不一樣的數學美。例如在《反比例函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識別反比例函數及掌握反比例函數的特點,同時教師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繪制反比例函數圖象,通過反比例函數圖象的繪制不難發現,在函數的解題過程中,圖象對于輔助理解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通過圖象學生清楚地了解了反比例函數的特點,而且還可以直觀地與正比例函數的圖象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兩函數的區別與聯系。數學圖形的美正是表現在其以簡單的圖形包含無數的知識點,學生學習繪制數學圖形的過程,則是學生真正理解數形結合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繪制數學圖形,從而促使學生認識數學圖形的美。
如果說數學語言以及數學圖形表現的是數學的表象美,那么數學解題過程蘊含的數學美則是數學的內在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數學解題過程,促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的過程美。具體的教師可以從兩點做起:第一點,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的全過程,從解題的全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通過自我思考及計算解決問題的成績感,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種過程美;第二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又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既獨自發揮作用,其作用又由于集體結合,在這一解題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到了解題的過程美,同時也會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完成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的不一樣的美。問題存在于數學學科的始終,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的全過程,即是讓學生真正感悟數學美的過程。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在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在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基礎之上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將美育教學滲透于數學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感悟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真正掌握數學學科的真諦。當然,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時刻記得將美育教學與學科知識教學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