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永波
邁克爾·查尼是一位騎行愛好者,在一次野外騎行中,他和朋友阿曼達沿著一條公路高速騎行,一輛停在路邊的汽車突然毫無征兆地打開了車門,阿曼達“咚”的一聲撞在了車門上,當場死亡。一個如此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僅僅因為司機一個粗心的動作瞬間就被奪去了生命,邁克爾的內心難以接受,他下決心要盡自己的努力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在去荷蘭旅行時,邁克爾驚奇地發現,被稱為“自行車王國”的荷蘭,自行車比人還多,然而這里卻很少有因開車門而引發的事故。經過一番了解,他發現,荷蘭的司機總是用距離車門較遠的那只手開車門。這樣,車里的人開門時上半身會隨之轉動,頭部就會很自然地向外看,這一個完整的動作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發生。荷蘭人的這種開車門法是從駕校開始就灌輸到每個人的頭腦里的,北歐不少國家的人也深受影響。
荷蘭人的這種反手開門法既簡單又實用,邁克爾被深深折服了。回國后,邁克爾注冊了一個名叫“荷蘭抵達”的網站,宣傳這種“荷蘭式開門法”以及相關的人文理念。在邁克爾的努力下,“荷蘭式開門法”迅速在全球火了起來。由于邁克爾在推廣“荷蘭式開門法”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當地政府和相關民間組織還對邁克爾進行了表彰。
郭旺啟摘自《讀者·校園版》
閱讀分享:一個簡單動作反映出來的不僅是個人素養,還折射出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適合話題:①生命;②細節;③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