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邱孟根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江蘇省連云港市財政局通過找準定位,扎實工作,統籌加快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實現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財政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級農經部門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自覺融入大局,找準工作定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主動作為,做農村大局的謀劃者、農村改革的推動者、農村發展引領者、農村穩定的守護者、農民利益的維護者,為實現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把握大局,加強制度供給。要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謀劃大局、把握方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既考慮全局性、前瞻性,又注重現實性、操作性,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制定出臺一系列改革創新、強農惠農、鄉村治理的方針政策、制度規定、規則規范。重點做好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民利益保護制度的創新供給等工作。上級部門注重頂層設計,下級組織要抓好實施細則制定,明確農村改革發展路線,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方向。
著眼大局,深化農村改革。要抓好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根據“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的要求,以土地二輪延包為基礎,堅持“依法規范、確保穩定、民主協商、確地為主、因地制宜”的原則,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嚴密操作,對農戶承包土地進行確權,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賦予農村承包土地更多權能,增加農民財產權利,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不變,給農民吃下一顆長效“定心丸”。要推進農村社區股份制改革,按照“確權、賦能、搞活”三步走的思路,通過清產核資、界定成員身份,將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成員,解決村集體資產人人有權、人人無份的問題。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新的治理架構;強化集體資產管理,搞好組織登記,落實市場主體地位,賦予更多權能;搞好資產運營,增加經濟效益。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保護和發展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圍繞大局,創新經營體系。要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支持其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發展規模經營,發揮引領作用。要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新業態,以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雙創”為重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特色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產業興旺,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服務大局,強化“三資”管理。要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事關農民利益保護、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重點抓好“砌墻、架橋、通道、織網、鑄劍”五大工程。一是砌好“防火墻”。要以完備的制度建設為抓手,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通過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管理、債權債務管理、財務預決算、開支審批、資產資源管理等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用制度來規范一切行為,把制度當成尺子來度量一切工作,真正形成用制度規范財務、按制度用權、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機制。二是架起“連心橋”。要實行民主決策,推行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議事會為議事主體、村民委員會為執行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主體的“一核三會”村級治理模式,凡屬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重要問題,都要經村黨組織提議后,提交村民議事會討論表決,村民委員會具體負責落實,并接受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要落實民主管理,以行政村為單位,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確定3—5人、組成村民主理財小組,按月對本村級收支進行審核;要堅持民主監督,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務的公開情況,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固定公開欄,定期公開本村當月的財務收支,其他村務事項即時發生、即時公開。三是打通“陽關道”。要著力推進村級集體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源管理、票據管理、開支審批、產權交易規范化;堅持“公開、規范、高效、便民”的服務宗旨,經村民主議事程序后,資產處置、資源及工程項目發包一律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交易,陽光操作。四是織密“智慧網”。要依托 “三資”監管平臺,實現會計核算電算化;通過網銀支付系統和村務卡管理系統,實現網上支付、非現金結算,堵塞資金管理漏洞;開發農經綜合服務信息系統,實現系統相連、數據共享。要完善預警系統,資產資源承包合同到期自動提醒,每月及時更新,實現無縫隙管理;依托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實現農村產權交易公開化、規范化;開發試行手機APP、電子觸摸屏系統,實行手機APP、電子觸摸屏公開,提高公開效果。五是鑄就“達摩劍”。要嚴明政策,加大問責力度,以問責促制度執行、工作落實,從而提高基層干部抓好管理、執行財務制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促使“三資”管理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石橋農經中心、贛榆區委農工辦)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