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玉婷
在寶寶出生后的第6個月,就可以開始輔食的添加,營養米粉成為了熱門之選。
但是,在“本土品牌”還是“重金海淘”的選擇上,不少寶爸寶媽還是陷入了糾結。因為相比營養,他們更關心所選品牌的原料質量是否讓人放心。
米粉中的每一粒米是否經過了嚴格甄選?當中有沒有重金屬“鎘”殘留的可能?
2018年9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來自中國、德國、美國、克羅地亞等國家生產的10款嬰幼兒營養米粉,當中包括愛思貝/EARTH'S BEST、合生元/Biostime、喜寶/HiPP、英氏、衍生、雀巢、方廣、亨氏、貝因美、嘉寶/Gerber,檢測項目為“鎘含量”。
結果顯示,10款產品中,愛思貝、亨氏、方廣、衍生、喜寶、英氏等6款營養米粉檢出了微量的重金屬“鎘”。

2018年6月22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首次規定了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0.06 mg/kg,略高于歐盟規定的0.04 mg/kg。
檢測結果顯示,10款嬰幼兒營養米粉中,僅雀巢、貝因美、嘉寶、合生元等4款未檢出鎘。愛思貝、亨氏、方廣、衍生、喜寶、英氏等6款鎘含量在0.0053mg/kg~0.049mg/kg,但均未超出國家衛健委的臨時限量值的要求(0.06mg/kg)。

不過以歐盟標準衡量的話,英氏不符合要求。
在產地對比上,重金屬“鎘”并非國內米粉專屬,德國、克羅地亞等國家進口的愛思貝、喜寶皆有微量鎘檢出。所以,海淘其實并不能降低“踩雷”風險。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提出了鎘的健康指導值,即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為25μg/kg·bw。
例如,一個6月齡的寶寶,體重為8kg,只要每天鎘攝入不超過6.67μg,即可認為是安全的。
以檢出值最高的英氏為例,鎘含量為0.049 mg/kg,根據大多數品牌建議米粉的每次喂哺量25g計算,即使參考正常人一日三餐的進食頻率,那么一天中從米粉所攝入的鎘也僅為3.675μg,大約是可耐受攝入量的一半。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消費者不仔細參照產品說明,憑感覺而采用“填鴨式”的喂食方式,一天內給寶寶吃下136.12g的英氏米粉就會“鎘超標”。

鎘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環境污染元素,單質鎘在自然界中不能穩定存在,其主要存在于硫鎘礦和鋅礦中。自20世紀初以來,由于鎘及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鎳鎘電池、顏料、合金,以及電鍍、塑料制品等制造環節,鎘的產量及用途在不斷增加。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達30000噸左右,其中82%~94%的鎘會進入到土壤中。長期攝入被鎘嚴重污染的稻米、蔬菜、水果,飲用含鎘量超標的水,都會出現鎘慢性中毒的癥狀。
由水源或食物等引起的鎘中毒多為慢性發作,它會引起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抽搐等癥狀,這種經消化道吸收引起的鎘慢性中毒最容易損傷人的腎、脾、肝臟等器官,還會引發貧血、生殖功能下降等問題。長期攝入受到鎘污染的食品,會造成鎘在體內蓄積,導致骨軟化癥,周身疼痛,被稱為“痛痛病”。鎘本身也是致癌物之一,能引起肺、前列腺和睪丸的惡性腫瘤。鎘中毒因其隱蔽性和滯后性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其可在人體內潛伏達10~30年。
對于鎘指標比較敏感的家長,其實可以參照本刊的檢測結果,選擇雀巢、貝因美、嘉寶、合生元等品牌,安全更有保障。
由于營養米粉的貨架期較長,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營養米粉以6月22日之前生產的居多,但是這些米粉在加工時可能缺乏臨時限量規定的約束(臨時限量規定在6月22日發布)。
事實上,本刊此次采購的10款營養米粉均在臨時限量值頒布之前生產,但檢測結果令人滿意。不過,如為規避風險,消費者不妨選購2018年6月22日之后生產的產品。
另外,在飲食方面,可以適量補充鋅和銅,它們能夠抑制鎘的吸收,而保證食譜中有充足的鈣和鐵,則可以緩解鎘引起的貧血和脫鈣現象。
1.初始添加輔食時,寶寶可能會用舌頭頂出食物,不要以為寶寶不愛吃就斷然不再喂食,這可能是寶寶不懂如何咀嚼、吞咽,家長應該適時給予指導和訓練。
2.輔食添加初期,營養米粉不能作為母乳代用品。在添加輔食后,須繼續母乳喂養。
3.每種新的食物可能要嘗試多次才會被寶寶接受,一種輔食應經過5~7天的適應期,再添加新品種。生病、接種疫苗期間,應暫停添加新種類的輔食,待寶寶身體恢復正常后再添加。
4.輔食添加原則:由單一到多樣;數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細到粗,由稀到稠。參考如下:

5. 4~6個月內的寶寶如有充足奶水供應,一般不會缺鈣,不用一味追求高鈣配方。但是,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可以通過適量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