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曉軍 執行/新農業編輯部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農村改革的第40年。40年來,我國不僅解決了百姓吃飽飯的問題,而且正從“吃飽”向“吃好”轉變。糧食購銷體制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糧食市場全面放開,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倉儲物流能力大幅提升,加工產業不斷壯大,信息化水平穩步提高,流通監管水平和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197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僅有3億噸,首次突破3億噸;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和農產品提價、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縮小,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糧食產量快速增長。到198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億噸,1996年突破5億噸,2013年突破6億噸。現在全國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
人均占有糧食從1977年的297.7公斤,增長到2017年的444公斤,增加了49%,成功解決了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創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20%人口的奇跡。
本期,新農業編輯部策劃了農村改革40年專題,讓我們感受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同回顧這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