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3日報道,原題:這個旅游村是中國一項雄心勃勃的消除貧困計劃的一部分傳統的木質建筑簇擁著狹窄街巷,巷子兩旁遍布烹制蒸魚的餐館和兜售米酒的商家。街頭一些小伙子正鼓動人們觀看斗牛比賽。但細看你會注意到稍顯奇怪之處:這個看上去美輪美奐的小鎮并非古鎮。其實,這是中國最大民營企業之一萬達近年來從平地上新建的村莊。此外,肉眼看不到的還有該鎮在人類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快速減貧行動中所扮演的實驗性角色。
在中國政府旨在徹底消除國內(極端)貧困的目標中,貴州的丹寨萬達旅游小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數據顯示,中國如今仍有約3000萬人處于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的官方貧困線以下,而丹寨等地的類似旅游項目正是有針對性地消除這些剩余貧困現象的努力的重要組成。
在丹寨,43歲的清潔工楊阿沃(音)即是貧困人員之一。每天當楊在該小鎮清掃街道時,來自中國其他更富裕地方的游客不斷從她身旁經過、擺拍、在餐館里大快朵頤,或進入當地新建電影院。除了這份工作每月給楊帶來3000元工資,另一巨大變化是她家人也從貴州偏遠山區搬遷到小鎮生活。“我們家有6口人,如今我的孩子們也在工作”,她如是說。只有楊的丈夫李玉正(音)仍在兩個多小時車程外的山村種地。與小鎮不同,該村歷史可追溯至500年前。“過去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收入”,李說,直到他妻子當清潔工前,一家人仍生活在貧困線下,“但過去兩年來光景在變好,我們一家人都能找到工作掙些錢。”
在中國,丹寨并非把旅游業當成徹底消除貧困工具的唯一地方,但來自私企的巨額投資彰顯中國民營行業正如何迫切地參與政府的減貧行動。除了就業項目和小額補貼,當地官員還正盡力通過將1.3萬村民從偏遠山區重新安置到該鎮居民樓以實現減貧目標。對最貧困地區人員進行異地安置,是北京的要務之一,中國政府承諾僅今年就將完成280萬人的搬遷工作。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將實現減貧目標,盡管一些人認為應提高官方貧困線,因為中國已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至少在稻農李玉正看來,他們村已發生切實變化。“現在我們家正在蓋新房”,他咧嘴一笑,“它有好看的吊頂裝飾。你在我們村通常看不到這種風格。”▲
(作者比爾·博特爾斯,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