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12月3日文章,原題:“大哥”正緊盯在中國出現的馬拉松作弊行為就在跑步者在中國西部舉行的一場馬拉松賽事中奮力完成賽程時,他們的表情變成一張張圖片:有時興高采烈、有時痛苦不堪或看似絕望。在人臉識別軟件幫助下,賽事監控人員堅信其中無人替跑。
隨著數百萬中國人正盡力改善健康并在社交媒體上炫耀,為防止在這個長跑已變得極受歡迎的國度出現作弊行為,本月2日舉行的昆明馬拉松的主辦方求助于此類軟件。
在258人被發現于上周舉行的深圳南山半馬比賽中存在違規行為后,人臉識別技術被派上用場。在深圳那場比賽中,監控攝像頭發現一群選手穿過綠化帶“抄近路”。對這種現象,媒體說令一些中國跑者更感興趣的是在網上顯擺而非體育精神……坦率地說,此類選手是馬拉松賽事的毒瘤。
在昆明,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選手參加了近日的馬拉松比賽。他們被要求出示有效身份證件并在比賽過程中接受人臉識別系統核查。這并非中國首次利用此類軟件防止作弊的馬拉松賽事:“里程碑”是在上月于杭州舉行的馬拉松賽上實現的。在當日比賽中,掃描設備共抓住11名替跑者和2名號碼布造假者。
在英國,當一名無家可歸男子于今年6月被倫敦某法院判處16周監禁時,馬拉松作弊行為引起廣泛關注。該男子撿到他人丟失的號碼布后參加了2018年倫敦馬拉松最后三英里賽程,并因“跑完全程”而獲獎牌。
中國馬拉松賽事主辦方采取這些防作弊措施,恰逢跑步正隨著該國各地競相舉辦此類比賽而變得愈加紅火之際。今年,中國各地城市已舉辦1072場馬拉松賽事,相比之下,2016年時該數字為328,而2012年時僅為區區22場?!?/p>
(作者迪迪·唐,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