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張靜
韓國企劃財政部和央行2日表示,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今年將跨過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門檻”。但韓國媒體報道相關消息時并沒有一味興奮,而是點出不少問題。
據韓國《中央日報》3日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和韓國央行2日表示,去年韓國人均GNI和人均GDP分別為2.9745萬美元和2.9744萬美元。以韓國經濟的增速來看,今年這兩項指標將達到3.1萬美元。韓國企劃財政部經濟政策局長都圭常稱,除非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今年突破3萬美元不是難事,這意味著韓國將邁過發達國家的重要門檻。
韓國《先驅經濟》報道稱,雖然韓國今年人均GNI超過3萬美元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就業問題和收入兩極化等經濟民生問題持續惡化。具體來看,9月韓國就業人口同比增加4.5萬,較一年前增加9.2萬,增量連續8個月小于10萬;失業人口為102.4萬,連續9個月超過100萬。《先驅經濟》報道稱,這是韓國在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后,失業人口超過100萬連續時間的最長紀錄。
韓國普通國民對人均收入超過3萬美元的體感度不高也是一大問題,這是因為韓國與體感景氣程度密切相關的就業、居住成本、教育條件、收入分配等指標始終未能好轉。國民收入中除去政府和企業的部分,去年韓國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為1.6573萬美元,比2006年增加34%,低于同時段人均GNI的增長率(43%)。這意味著,在國家經濟增長帶來政府國庫充裕、企業業績好轉的同時,家庭所得的增長速度卻相對較慢。不僅如此,韓國今年收入位于最底層20%的人口比例達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十年來的最高數值,說明收入兩極化問題正在日益惡化。
不過,另一方面,以《環球時報》記者在韓國的體會來看,消費價格居高、物價上漲的確有一定的體現。然而,不論周中周末,韓國百貨商場人頭攢動,高速公路堵滿汽車,休息站人滿為患,大多數韓國人的生活似乎也沒有很糟。▲
環球時報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