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珠 張在忠 趙仁發
摘 要:該文分析了鐵皮石斛瓶苗采用無基質保水馴化對其相關性狀的影響,探索了鐵皮石斛無基質保水馴化高效栽培技術,為鐵皮石斛瓶苗馴化提供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鐵皮石斛;瓶苗;基質;馴化;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7-0020-02
鐵皮石斛是石斛屬中藥用價值最高的品種之一,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的逐漸增加,鐵皮石斛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在生產過程中,鐵皮石斛組織培養苗(又稱瓶苗)馴化是一個關鍵的技術環節,瓶苗馴化是指將符合種植條件的組織培養苗,通過出瓶、清洗、消毒、晾放等措施后進行種植,配套相應的栽培技術,使組織培養苗適應正常自然環境的過程。傳統的馴化方式均采用基質馴化,此方法存在栽植繁瑣,馴化周期長,管理難度大,成活率低,病蟲害易發生等問題,從而制約了產業的發展。為此,筆者于2017年進行了鐵皮石斛瓶苗無基質高效馴化栽培技術的研究,并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1 無基質保水馴化的性狀表現
鐵皮石斛瓶苗無基質保水馴化,是指鐵皮石斛瓶苗在馴化栽培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基質,在合適的、能保持一定水分的小容器中進行栽植,配套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使瓶苗適應正常自然環境并發芽生根的過程。它需定期進行淋(噴)水和噴施葉面肥,使栽植容器內保持適宜的水分,提供合理的養分,這是與水培和氣霧栽培的最大區別。經試驗示范結果表明,鐵皮石斛瓶苗采用無基質保水馴化特別是保水1cm處理效果顯著,比傳統基質馴化具有以下優勢(表1)。
1.1 栽植密度大,生長勢好 移栽技術簡單易操作,能大幅度提高種植密度,可達到285萬叢/hm2,比基質馴化增栽75萬叢/hm2以上,有效提高了設施利用率;瓶苗移栽后生長勢在短期內得到恢復,根系活力強,葉片濃綠。
1.2 早生快發,萌芽率與成活率高 通風透光透氣性好,保水吸肥能力強,根莖裸露,可促芽早生快發,萌芽率高,馴化周期短,根據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萌芽數Ai與CK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采用保水1cm處理,栽植30d后萌芽率達到75.3%,60d后芽長達到3cm以上,可出圃移栽,在馴化相同標準的馴化苗時,馴化時間比基質馴化縮短2個月以上;馴化成活率高,達到99%以上。
1.3 成本低,質量優 首先,栽植容器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價格低,且可使用多年;其次,馴化周期短,節約了人工成本;再次,移栽技術簡單易操作,瓶苗成活率高,無基質、通風透氣性好可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減少了馴化損失,不用或少用農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馴化苗的質量。因此,鐵皮石斛瓶苗采用無基質保水馴化技術,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無基質保水馴化栽培技術
2.1 移栽容器的選擇和加工 無基質保水馴化方式中栽植容器的選擇和處理是關鍵環節。栽植容器的選擇要根據鐵皮石斛瓶苗的株高和根系發達程度而定。研究結果表明,容器保水1cm馴化效果最佳,而現有市場暫無保水1.0cm、實用便宜的容器產品供生產使用。經多次選擇性試驗結果表明,選用70mL的一次性白色塑料杯較為適宜。可采用燒烙打孔的方法達到保水的目的,用固定好的高溫鐵線、鐵釘或其他工具在距杯底1cm左右烙1~2個孔,孔不能太小,以黃豆粒大小為宜,避免因水的表面張力造成水位過高以及根系粘附于孔上造成堵塞,從而影響馴化效果。
2.2 瓶苗處理 將培養室中符合出瓶條件的鐵皮石斛苗帶瓶移至室外陰涼處,不開瓶放置5~7d,讓其逐漸適應自然環境又不受污染;其后進行出瓶—清洗—消毒—晾放,出瓶時避免傷苗;用干凈水將培養基清洗干凈后再過水1次;然后整株用800倍多菌靈液浸泡3min進行殺菌消毒,撈起放置5~10min即可進行栽植。
2.3 移栽技術 移栽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既要讓根系局部接觸容器底部,又要使莖基部高于1cm水位,這樣既有利于根部吸收水分,又讓根和萌芽的莖基部充分暴露在空氣中,達到通風透氣透光,防止爛根和死苗,促芽早生快發的效果。具體操作方法是:以3~5株為1叢,莖基部基本對齊,將卷曲的根稍捋直后放入杯中,然后稍扶正植株并讓其松散,栽培杯放入育苗盤擺齊,上床架即完成移栽。
2.4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中,杯中保水1cm是指淋(噴)水后的即時水位,并非要求水位一直保持在這一水平,因此淋(噴)水要視杯內的水位情況而定,根據生產經驗,移栽第2天進行淋(噴)水,以后當杯中水位低于0.5cm時再供水為宜。移栽30d后每3~4d淋1次滿杯水,清洗杯內少量的藻類,防止其蔓延。在高溫晴朗天氣,可在早晚噴水,勿在陽光曝曬下進行,低溫期宜選擇在晴朗天10:00—16:00進行,并加強通風。肥料管理采用“前期薄施中后期重施”的原則,均噴施葉面肥,移栽20d內,施保根促芽肥,用自制有機液肥3000倍噴施,每4d噴施1次;中期(20d后)新芽開始大量萌發后進行重施,每隔3d噴施自制有機液肥1500倍或花多多3000倍液+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輪換噴施;直至出圃移栽,在高溫晴天時,施肥宜選擇在早上9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以免造成葉害。忌在杯內施用高效速效肥,預防燒根和滋生藻類。
2.5 溫濕度及光照控制 鐵皮石斛馴化最適宜在涼爽、濕潤、空氣流通的條件下進行,無基質保水馴化的適宜溫度為15~25℃,不宜超過30℃和低于10℃,溫度過高造成水溫高而燒根,過低會凍傷根部。因此,7—9月份高溫時期,如無降溫設施的場室避免進行馴化,降溫設施完備的場室應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降溫,并防止病害的發生;低溫期早晚應蓋膜保溫,如遇極端低溫,應通過加溫控制,提高棚內溫度,晴天要求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大棚通風,以利空氣流通。濕度控制在70%左右,由淋(噴)水調控即可,低溫期淋(噴)水后掀開部分薄膜,增加通氣性以降低室內相對濕度。鐵皮石斛生長環境為半陰半陽,需光強度在10000Lx左右,可通過遮陽網進行控制,而無基質保水馴化對光照強度控制要求較高,在瓶苗移栽后30d內使用90%的遮陽網,避免造成光害,以后采用75%的遮陽網,防止因光照不足而造成萌芽推遲和生長不良現象。
2.6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鐵皮石斛瓶苗馴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無基質保水馴化方式中,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根據其馴化特點,在無基質藏身的情況下,蟲害較少,主要防治在床架下的蟲源,可用誘殺、人工捕殺或撒石灰等防治蝸牛、斜紋夜蛾、蛞蝓等。主要預防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褐斑病,要加強通風透氣性、降低棚內濕度,做好瓶苗清洗后的消毒殺菌工作,如發生病害,要用低毒或無毒的農藥進行防治,病害嚴重的植株要整杯拿離并在棚外進行處理。
2.7 出圃移栽 馴化60d后,各株側莖長至3cm左右可出圃移栽,因此時有部分根系已黏附在杯壁上,移苗前應先淋噴水,并輕揉杯的四周,可防止傷根;馴化苗可采用基質盆栽或床栽,并按照正常的栽培方法進行管理即可。
3 建議
鐵皮石斛瓶苗無基質保水馴化技術具有自身優勢,但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馴化時間,無降溫設施的場室不宜在高溫期進行馴化,避免燒苗和病害發生;二是用干凈水進行淋噴,防止病菌感染;三是施肥勤施薄施,特別是馴化前期,防止高濃度燒根;四是及時出圃移栽,隨著側莖的生長,馴化時間越長,密度越大,易引起病害,而且根系會黏附在杯壁上,造成杯孔堵塞以及移苗時傷根,故未及時移栽時,可將苗移至容量較大、同樣保水1cm的杯中繼續進行管理。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