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勇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共享單車依托現代互聯網發展技術,結合最流行的綠色出行,保護環境的概念,一經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以燎原之勢迅速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但是在快速增長的背后,隱藏著多種亟待解決的復雜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高效的解決,則會制約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影響“互聯網+便捷交通”理念的貫徹與實施。所以,分析和解決共享單車發展下面臨的民事法律問題,對推動共享單車的發展以及推動“互聯網+便捷交通”的新的交通方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了解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式是理解共享單車面臨民事法律問題的關鍵,共享單車的使用即手機下載其APP,在其互聯網平臺上注冊個人相關信息,并交付押金,按照騎行時間收費。這種使用方式在用戶和共享單車公司之間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是一種租賃合同關系。用戶交付押金和租金獲得是共享單車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共享單車公車在收取押金后負有將共享單車交付并保障共享單車正常使用的義務。所以,應當在用戶與共享單車公司之間產生的租賃合同基礎上分析共享單車發展面臨的民事法律問題。
1.共享單車使用中的押金問題。共享單車的逐漸普及使得出行更加便捷和經濟,但是不論使用何種單車都是以交付一定的押金為前提。將押金綁在使用的平臺上,缺乏法律的有效監管和控制。如果共享單車公司將押金用于風險投資,一旦出現虧損,難以收回,將直接損害用戶的利益。共享單車公司收取了數目客觀的押金,在使用這些押金投資時所獲孳息歸屬問題也不存在明確的規定,在民法上,對于押金所產生的孳息歸屬問題的規定尚不明確,共享單車公司提供的《押金說明》中也未明確約定單車押金孳息歸屬問題。在相關文件以外,共享單車公司也未能與用戶就此問題進行平等一致的協商。所以在共享單車公司發展進程中,用戶押金的監管及其孳息的歸屬成為了共享單車健康發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個人信息的保護問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也成為當下的熱點。新頒布的《民法總則》中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但在共享單車在使用時,客戶也被要求如實填寫真實的姓名和身份證號以及其他個人信息,共享單車公司由此掌握了大量的個人信息,所以對于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問題,在共享單車公司加強企業自律的同時,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和預防隱私泄露問題,也需要制定法規進行統一的監管。
3.共享單車中侵權責任的分配問題。共享單車憑借這使用方便、支付靈活等優勢迅速占據了城市的各個角落,用戶數量龐大且亂停亂放的情況嚴重,所以共享單車公司在運營中很難提供充足的安檢人員,確保每輛單車能安全使用,同時,人為的破壞也對共享單車的使用造成安全隱患。雖然共享單車公司與用戶之間形成了租賃合同關系,共享單車公司基于合同法規定有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及時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對由于租賃物缺陷導致的損害,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是在現實的共享單車的租賃過程中,由于共享單車使用頻率快、用時短,其責任承擔的大小很難界定,如果用戶發生了騎行事故,運營商們是否應承擔責任,應如何承擔責任這也是尚未明確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兒童使用共享單車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雖然其法定監護人承擔法定監護義務,孩子的此種做法也違法了我國道路交通法規關于未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的強制性規定,但不能否認一些單車公司提供的單車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共享單車因為監管不力導致故障車未能及時發現,人為地破壞共享的鎖,使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不用掃描二維碼就能輕松騎行。對此發生的損害共享單車公司應當承擔怎樣的責任也尚待明確。
1.押金的收取和使用需要加強監管,企業需要自律。共享單車目前對巨額押金的使用及其面臨的風險還未能做到有效監控,有關押金的安全問題亟待解決和完善。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探索由第三方對資金進行托管,比如建立專門的押金賬戶來對已有押金的一部分進行管理。同時,按照一定比例交由第三方的地方金融監管機構或銀行進行監管,以防單車平臺因自身經營問題導致資金鏈條銜接不上而挪用消費者交付的押金,以致損害消費者權益。單車平臺方應主動向監管機構披露其對押金的收取和使用信息,從而增強市場信心。另外,單車平臺也可通過市場和民眾的監督,向公眾公開相關的資金規劃和流向來有效地防范押金風險,也使得民眾在押金支出方面更為放心。
2.重視個人信息安全,防止非法買賣。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提高共享單車的市場準入標準十分必要,在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層面,信譽好、資金充足的公司往往要優于一些規模小且資金匱乏的公司。所以,防止個人信息非法買賣,提高市場準入,是有效的預防措施。探索建立第三方個人信息保護機制,促使企業將掌握的個人信息放置到第三方保護平臺,讓更專業的保護平臺維護用戶的信息安全,防止諸如京東員工倒賣個人信息案件的發生。
3.加強企業責任,建立合作平臺,避免損害發生。首先,確保共享單車及時得到維護和安全檢查是保障每個共享單車公司健康運營必不可少的環節,針對共享單車使用量大,亂停亂放導致監管和安檢困難的情況,共享單車公司可以加強與政府的合作力度,依靠政府城市規劃,為共享單車停放提供固定的場所和地點,促使安檢人員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對共享單車進行修檢,減少其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源頭上防止侵權事故發生。與此同時,共享單車公司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普法教育,或者散發宣傳冊,增強用戶合法使用共享單車的觀念,讓用戶們自覺維護共享單車。其次,政府也要加強對共享單車使用的監管,加大教育力度,加大對肆意破壞單車的行處罰力度,促使每個公民合法、合理共享單車。最后,在立法環節也要得到補充,新興事物的出現往往缺少法律的規制與監管,所以解決共享單車使用中的侵權問題,補充立法也是重要的措施,制定法律應該集中民眾的智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更好地維護好共享單車公司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使得新興事物得到更好的發展。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發展迅猛,絕不能因為所涉及領域新而放松對其正確的引導與監管。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的監管和規制,只有在健全的法律規制和保障下,共享單車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社會,減輕城市出行壓力,創造綠色、簡便和低成本的出行方式。
參考文獻:
[1]周夢.法律視角下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與規制探析[J].法制與經濟,2017,(9):190-192.
[2]宋姝凝.共享單車的法律監管問題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7,(7):67-70.
[3] 王傳薇,田雨.關于共享單車押金的法律思考[J].中國市場,2017,(17):113-114.
[4]孟超慧.共享單車涉及的法律問題及應對策略[J].法制博覽,2017,(16):190-191.
[5]錢龍明,羅釧.“共享單車”騎行事故之法律解析[J].法制與社會,2017,(15):84-85.
[6] 付蕊.共享單車有關法律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7,(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