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旭,劉 琳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101)
在眾多的高職院校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科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提升高職學生的實踐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高職院校的就業率。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不斷變革,教學理念也逐漸發生變化,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還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要位置,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并且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在高職院校發展的過程中,計算機是一門必學的課程,關系到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同時,隨著社會對計算機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計算機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過程中,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育工作,并重點關注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了解程度,但是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此外,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內容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并且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導致一些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很多學校在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設計出科學的課程規劃方案,從而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好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落實教學工作,難免會引發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相符,最終還是不利于提升計算機教學質量。
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在不斷革新,從而使計算機實踐教學工作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然而不少高職院校為了降低教學成本很少更新教學設備,而忽視一些計算機實踐教學需求。結合計算機學科的自身特征來分析,這門課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因此具有較為顯著的實踐特征,但由于高校的計算機設備未進行及時更新,從而不利于進行實踐教學,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技能。
不少高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工作都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這都是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一方面,在教學課程的規劃設計過程中,高職院校對計算機課程的定位不夠準確。另一方面,很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也忽視了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技能。
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因此要把教學工作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首先,高職院校要大膽摒棄落后的計算機教學方式,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要位置,教師只要在需要的時候給與學生適當的指導即可,重視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技能。要想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應該從教學方式入手進行改變,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制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從而使計算機課程安排更加科學。其次,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充分發揮高校自身的資源及學科優勢來應對市場需求,不斷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計算機人才,從而讓其為社會發展作貢獻。最后,高校還應該不斷加強計算機教學力度和學生培訓力度,利用崗位模擬的方式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工作技能,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其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由于不同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不同,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革新教學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一些學生喜歡結合教師的指導進行學習,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把自己當做榜樣引領學生認真學習計算機應用課程。還有一些學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學習,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懂得放手,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借助自學工具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不斷激發自身的學習潛能。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教學輔助系統來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眾所周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內容更新速度較快,不少應用知識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被新知識所取代,所以,高校應該定期更新計算機教材內容,科學編制教材內容,不斷提升教材的實用性。首先,學校應該全面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狀況,安排專業的教材編制人員進行計算機教材內容的編制與更新,保障教材內容的編寫能夠滿足計算機教學的實際需求。其次,計算機應用課程中包含許多應用型的案例,所以計算機教材的編制也需要不少理論知識與案例的支持,保障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好關系。最后,計算機教材內容編制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案例,還要結合實際發展需求不斷提升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單一的考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考核需求,因此,學校應該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在計算機應用的考核過程中,學校應該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評價內容,利用其中的重要之處來考核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此外,教師還應該把此種考核方式融入整個計算機學習過程中,并增加相應的實踐訓練項目,還應該對此進行相應的項目考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檢驗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最后,高校可以結合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成績來調整考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計算機相關證書的考核工作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在計算機實踐教學工作中,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過于重視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教學工作,過于看重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因此,教師應該摒棄落后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并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制定科學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1]李瑞林.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4(6).
[2]趙欣.淺談高職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改革[J].新課程,2014(5).
[3]周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新疆職業技術教育,2010(8).
[4]陳進軍.基于建構主義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2).
[5]李淑飛.基于MOOC和微信APP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6]徐紅兵,鄧惠俊.基于微課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1).
[7]賽柯,劉運城,王麗莉,等.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為例[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7(1).
[8]郝紅偉.微課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
[9]金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4(23).
[10]王改霞.CDIO理念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11]崔維響,宮小飛,王磊.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2(21).
[12]楊儉.高職學院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1(23).
[13]李勇帆,廖瑞華.基于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培養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課程為例[J].計算機教育,2009(12).
[14]郭艷光.內蒙古地區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