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高
經濟責任審計是國家治理中監督控制系統的有效實施方式,是對國家治理中決策權和執行權的有效制約和監督。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已經成為各級審計機關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由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不足,有的方面還存在認識上的差距,以及地方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還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存著審計結果利用水平不高的問題。針對新形勢下經濟責任審計的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審計人員要主動變革經濟責任審計的理念、重點、方法,在適應新變化,順應新期待,實現新突破上下功夫,潛心研究,把握經濟責任審計的發展趨勢,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切實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和效益,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筆者通過幾年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實踐,認為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應注意幾個問題。
經濟責任審計要求全面、系統地評價地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和審計范圍要全面,涉及與被審計者經濟責任有關的所有領域。要注意以下兩點:
1.審計范圍不僅包括被審單位本級財務還包括由被審計者負責的非法人二級核算單位。在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單位不按財務制度的要求將非法人二級核算單位財務狀況并入單位匯總決算報表,有些二級核算單位甚至不編制會計報表。本級財務報表不能全面地反映單位的整體經營情況,如果僅以本級財務報表為基礎進行審計和評價,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
2.審計范圍不僅包括賬簿、報表及其反映的經濟活動,還包括被審計者所作的重大經濟決策、制定的經營方針,因對單位長久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屬于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也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
經濟責任審計的核心是劃清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劃清經濟責任主要是指劃清被審計者與上一屆領導、被審計者與接任者、被審計者任期內發生的問題與歷史遺留問題等的經濟界限。審計主要是以會計賬目為基礎,對其資產、負債和損益進行審計。會計賬目和報表對被審計者任期內的經濟責任有所反映,但會計賬目并不是專門記錄其經濟責任的,所以對經濟責任的反映不全面,而且會計核算是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如僅以會計賬目為依據,不利于劃清被審計者的經濟界限,也無法完全徹底地反映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我們在審計中對一些會計賬目尚未反映或根本無法反映,但又確實是被審計者任期內的經濟責任或經營業績的事項進行審計,并在審計報告中加以說明。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影響資產總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指由于時間差距,已購置但尚未入賬的大額固定資產、存貨;已建造但由于各種原因尚未記入固定資產的基建項目;應付賬款中不用付出或屬于收入性質但尚未確認為收入的款項,及其他將影響資產總量增加的因素。
2.影響資產總量減少的因素。主要指固定資產、存貨等科目中已失去使用價值,但尚未辦理報廢手續的資產價值;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中賬齡較長或由于其他原因有可能形成呆賬死賬的款項;長期投資科目中有可能形成損失的款項及其他將影響資產總量減少的因素。
3.非被審計者本屆經營管理原因形成的資產總量的增減變動。主要指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政策性原因及其他不是被審計者本屆經濟責任而形成的資產總量的增減變動情況。
經濟責任審計具有時間跨度長、審計內容多、審計難度大的特點,而且審計報告往往作為人事部門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關系到被審計者的提升、撤換,所以審計風險也很大。如何使審計報告做到數據準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評價客觀,經得起考驗是經濟責任審計的又一項重要問題。我們在實踐工作中,注重對審計數據和審計報告的復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們的做法是建立三級復核制度,主審對審計組員上交的工作底稿進行第一級復核,以保證審計工作底稿數據準確、事實清楚;審計組組長對主審提交的審計報告和全部審計工作底稿進行第二級復核,以保證數據準確和對問題的定性正確;審計分管領導對全部資料進行第三級復核并對有疑義的問題提交審計小組討論。三級復核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實施對減少差錯,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避免審計風險直至了很大作用。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和難點,是被審計者、領導、人事部門關注的焦點。可以說是審計報告的重頭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被審計者上任時沒有明確的經濟目標,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等原因,給審計評價帶來許多困難。通過幾年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審計評價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1)語言簡潔、通俗易懂,評價中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詞匯。(2)只對與經濟責任有關的事項進行評價。(3)客觀、公正。對被審單位存在的問題,要歷史地、客觀地看,分清產生問題的原因是由被審計者主觀原因,還是由客觀原因造成的。(4)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審計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法規為準繩,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