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量君
60道題,看你對精益生產了解多少?可以拿去做知識競賽了!
1.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人機工程”要點中“人機工程”的定義是什么?
答:通過人、機系統設計,充分考慮人和機器的特征與功能,使之相互協調配合,構成有機整體,使整個人、機系統可靠、安全、高效,以及操作方便和舒適,達到生產和工作的最佳效果。
2.精益生產核心理念是什么?
答: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就是“全員參與、持續改善”。
3.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存貨”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存貨指標分解到班組,按周開展存貨指標統計與分析,制定改善措施,存貨指標較上期有改善趨勢。
4.什么是精細化管理?
答: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一種管理文化,其以“精、準、細、嚴”為基本原則,通過提升改造員工素質,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強化鏈接協作管理,從而從整體上提升企業整體效益。
5.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1.4.1“精益培訓”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精益管理培訓體系完善,年度精益培訓人員覆蓋率達到80%以上,計劃執行率達到95%以上,大部分員工具備一定精益改善能力。
6.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答: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五精四細”,即精華(文化、技術、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質量、品牌)、精通(專家型管理者和員工)、精密(各種管理、生產關系連接有序、精準),以及細分對象、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落實環節。
7.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標準建立”要點中的評價目的是什么?
答:以規范生產現場人、機、料、法等要素管理為主,打造一目了然、規范有序的生產現場,使現場隱藏的問題易于發現,便于快速解決,同時整肅現場秩序,有利于培養管用的精益意識與習慣。
8.精細化管理的4個意識指的是什么?
答:細節意識、服務意識、規則意識、系統意識。
9.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指標管理”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班組能夠對質量過程管控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并據此開展質量改善活動,班組的質量指標明顯改善趨勢。
10.“5S”中“整頓”含義是什么?
答:“5S”中“整頓”的含義是將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狀態,做到尋找時間為零。
11.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成本預算管控與精細化核算”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全部班組能夠對本單元內人、機、料、質量損失、能源消耗等成本支出情況準確計量統計與分析,針對異常采取對策。
12.“5S”中“清潔”的含義是什么?
答:“5S”中“清潔”的含義是將“整理、整頓、清掃”的成績鞏固下來,使之制度化與規范化。
13.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能耗成本”要點中“能耗成本”的定義是什么?
答:能耗成本主要指水、電、氣、煤、油等能源消耗所占的成本。
14.目視化管理的含義是什么?
答:目視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生產活動,達到提高勞動效率目的的一種管理方式。
15.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工作標準建立與執行”要點中的評價目的是什么?
答:沒有標準就沒有改善,無論是生產作業還是經營管理工作都要建立工作標準,標準是管理者觀察工作是否正常的依據,以便及時發現差異,實施改進。
16.目視化管理的推行要求是什么?
答:推行目視化管理應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統一、簡約、鮮明、實用、嚴格。
17.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能耗成本”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能耗管控目標細化分解到班組,按周統計分析能耗情況,針對異常采取對策。
18.什么是TPM?
答:由全員參與的生產維護活動,是指全體員工通過小組活動進行生產維護,其目的是提高生產時間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19.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客戶導向”要點中的第四級內容是什么?
答:按照“下道工序是客戶”的管理理念,建立過程質量管控規范,持續完善過程質量管控規范,所有生產現場員工表示理解并接受,在80%以上生產工序上實施。
20.TPM的八大支柱?
答:自主保全、專業保全、個別改善、教育訓練、初期管理、品質保全、事務改善、環境安全。
21.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防止錯誤”要點中“防錯技術”的定義是什么?
答:防錯技術指在過程失誤發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種在作業過程中采用自動控制、報警、標識、分類等手段,使作業人員不特別注意也不會失誤的方法。
22.專業保全的定義是什么?
答:由設備管理部門進行的針對設備開展的專門維護、有計劃的定期點檢、周期性保養、大修等活動就是專業保全。
23.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業務協同”要點中的評價目的是什么?
答:“全員參與”是實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則,精益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精益部門的工作,需要全員參與,特別是企業每個部門都要結合自身業務工作實施精益改善,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都要有增值改活動。
24.什么是標準化?
答:標準化實際就是制定標準、執行標準、完善標準的一個循環過程。
25.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機制建立與運行效果”要點中“異常”的定義是什么?
答:異常指超出正常、平常等情況,如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設備故障停機、材料缺陷及產生不合格品、安全事故等現象。
26.什么是改善和持續改善?
答:改善是精益生產推進方式的一種,改善就是簡化做事的方法;持續改善是精益文化的一種,是達成完美的必經之路。
27.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持續改善”要點中“改善活動體系”的定義是什么?
答:指多層級的改善活動立項、評審、實施、檢查、屏蔽、考核、獎勵成果固化及推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流程、標準,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
28.什么是PDCA循環?
答:即計劃、執行、檢查、處理。
29.什么是4M變化點?
答: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人、機、料、法等發生變化或更改的情況。
30.精益管理評價規范中“精益意識”要點中的評價目的是什么?
答:推行精益管理是對企業員工思想意識的變革,尤其是企業各級領導人員的思想意識,要突破傳統觀念,培養“消除浪費、持續改善、創造價值、追求卓越”的精益意識,從心里真正認識到精益管理的重要意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