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金春林,彭穎,張 雪,李 芬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上海 200040)
筆者從網絡中獲取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醫藥科技的成果只有大約30%的利用率,而科技成果的推廣率只有50%左右。筆者在翻閱相關文獻資料中了解到,有專家表示我國各省份每年能夠獲得的課題研究成果以及科技研究成果基本都有上百項,但其中能夠真正直接運用,并創造出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研究成果數量卻極少。可見我國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本文將通過著重圍繞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障礙與建議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推動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提供相應的指導。
為有效研究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與障礙,筆者前期通過文獻檢索分析法了解相關情況,同時使用問卷調查法,通過隨機選擇衛生政策的研究人員和決策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衛生政策的研究人員均來自我國知名學府和研究院所,并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的研究方面已經獲得一定成就的專家、研究人員和課題管理人員。此次研究總共發放調查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其中有效問卷52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回收率為86.67%。
通過對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后,筆者發現在調查的60人當中,有半數以上的人表示課題和研究設計本身缺乏科學性以及可操作性是影響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最大的阻礙,其從根本上限制了課題成果的有效轉化。在對衛生政策研究人員的調查當中,表示自身充分了解衛生政策內容、熟悉決策重點的人數大約為40%。還有一小部分人表示自己并不了解相關重點內容。在筆者看來,充分掌握衛生政策類軟課題的研究現狀,明確決策重點,清楚在課題研究中可以利用的優勢資源和欠缺之處,是完成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根本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制定出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的課題以及研究方法方案,保障課題成果轉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
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大筆的資金作為支撐和基礎,無論是開始嘗試轉化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還是在轉化之后其投入使用均需要相應的資金支持。通過對表示曾經參與過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研究人員的調查,其中有超過半數的研究人員表示除政府的基本撥款和財政補貼支持之外,其并沒有其他有效途徑獲取相應的資金,因此導致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常常會被迫停滯甚至終止,最終導致成果轉化失敗。
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需要經過多個流程和環節,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而決策人員和參與成果轉化的專家、研究人員本身的成果轉化能力勢必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成果轉化。調查結果顯示,有98%的受訪人員表示相信參與人員的能力越大、對成果轉化的流程和相應技能越熟悉,越能夠保障課題成果實現成功轉化。而在調查當中有部分研究人員表示由于自身缺乏和決策人員之間高效的信息共享,且并未形成龐大的衛生政策研究學術網絡,因此使得研究成果很難達到決策者的標準要求和滿意程度,進而影響了課題成果的轉化成功率。
研究成果的傳播其實也會對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擁有靈活多樣的研究成果傳播方法與傳播技巧,可以有效實現決策人員和研究人員之間的雙向互動與溝通,方便其解決成果轉化方案中的重難點問題,有利于實現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但眼下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當中,課題成果的傳播力度還有待加大。受此影響,決策者對等待成果轉化的衛生政策類軟課題缺乏相應的了解和認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研究人員的成果轉化積極性,特別是在缺乏有效評估機制下,決策者很難對轉化之后的衛生政策類軟課題的實際價值進行精確科學的評估與判斷,這也直接影響了課題成果的轉化[2]。
作為公共政策一大分支的衛生政策,受社會政治以及經濟文化環境的直接影響。在調查當中,研究資歷較長以及職務較高的研究人員和決策人員普遍認為社會環境會對課題成果轉化產生相應的影響。但從研究結果來看,目前決策人員受到的政治壓力相對比較大,且各部門之間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雙方缺乏高效的協作機制;研究成果缺乏和政治經濟與文化環境的良好適應性等原因,最終導致課題成果的轉化情況不理想。
提升課題本身的科學性和成果轉化的可操作性,是加強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根本之舉。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需要全方位地深入了解我國的衛生政策,尋找貼近行政需求和社會熱點的相關問題,并充分整合現有的研究資源展開相應的研究[3]。在主動把握政策導向的基礎上確定決策重點,從而使得研究成果可以在真實有效解決問題的前提下,吸引決策人員的注意力,以此有效提升課題成果轉化的成功率。研究人員除了利用實踐調研等方式了解衛生政策之外,還需要通過搜集市場信息,并主動尋求其他資深研究人員的幫助,在積極學習和借鑒同類型課題成果成功轉化經驗的基礎上,實現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又好又快地成功轉化。
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實現從無到有的轉化,必然需要充足的資金和強大的研究力量作為支撐。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對課題成果轉化的資金投入力度,并主動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溝通交流,使其了解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重要性以及轉化價值,進而通過引導和鼓勵其設置相應的基金、發放貸款的方式幫助研究人員籌集必要的資金,推動課題成果的有效轉化。除此之外,結合我國互聯網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當中,研究人員可以打開思路,利用網絡眾籌、眾扶等方式完成資金籌措,為衛生政策類軟課題的轉化掃清障礙。
在曾經參加過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的調查人員當中,還有一部分人表示其之所以最終未能成功實現成果轉化,與成果轉化渠道狹窄單一有關。筆者查閱的相關資料顯示,國外在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方面,能夠保持較高的成功轉化率,與其發達的知識中介有關,譬如蘭德公司等知名咨詢公司其內部專業資深的研究人員為成果轉化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我國可以積極學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發展適合本國的知識中介,通過主動建立相關的中介組織并加強對人才資源的優化整合,由政府牽頭積極宣傳中介組織在課題成果轉化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幫助研究人員以及決策人員形成良好的中介組織意識,以有效幫助完成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的成功轉化。
根據本次調查可知,在影響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當中,決策人員和研究人員之間缺乏高效的互動交流與溝通、信息流通不暢等是一大阻礙因素。因此,為有效提升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優化研究成果的傳播途徑與渠道,保障決策人員和研究人員間的雙向交流是關鍵。首先,研究人員和決策人員可以從尋找二者共同點入手,借助雙方共有的興趣點實現互動;其次通過利用互聯網建立起內部溝通交互網,始終保障交流渠道的暢通,并借助網絡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等優勢特點實現有關衛生政策類軟軟課題成果轉化信息的交互共享和傳輸,明確決策重點和政策導向。此外,根據決策者的調查結果了解到,大部分決策者認為政府委托的課題,或者是指定課題通常其成果轉化難度比較小,而自選課題的成果轉化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研究人員也可以參考這一點盡可能選擇易于轉化的課題類型,從而有效吸引決策人員的注意,為課題成果的成功轉化增添一重保障。
前文的研究已經證明,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的成功轉化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4]。因此筆者認為,研究人員在進行課題成果轉化時,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盡量選擇職務較高、政治壓力相對比較小的決策者,并隨時根據當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環境對課題進行調整,保證二者之間的同步性。此外,考慮到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的轉化需要多個部門機構的協同合作,因此為有效提升課題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和有效性,研究人員應當盡量選擇在課題成果轉化方面受利最大的部門和相關人員,規避可能會因成果轉化出現利益受損的相關部門與人員。
總而言之,通過利用文獻檢索、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我們可以準確地了解到目前在我國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當中還存在課題本身缺乏可轉化性、在成果轉化方面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研究人員的轉化能力有限、研究成果傳播力度較小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效率。因此,筆者建議在日后進行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轉化時,應當注意強化課題的可轉化度,通過采用主動加大相關投入,對成果轉化成本進行合理控制,對研究成果的傳播以及研究人員轉化能力進行優化等相關措施,以進一步推動衛生政策類軟課題成果的成功轉化,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文彬,陳英耀,等.我國衛生技術評估研究成果向決策轉化的理論模型構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7):7-12.
[2]那林格,杜惠峰,張楠.新醫改背景下內蒙古衛生政策研究模式的優化[J].內蒙古中醫藥,2014,(31):130-131.
[3]牛玉宏,金春林,侯佳樂.上海醫藥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醫院,2014,(3):20-22.
[4]唐檬,陳英耀,等.中國衛生技術評估決策轉化現狀及影響因素的定性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