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偉 龔 娜
(1.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2.玉林師范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對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既有微觀的規范分析又有宏觀的價值分析;既從經濟學角度追尋了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變遷的社會動因,也從管理學角度探討了的環境管理理念的更新,還從法學理論角度構建了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疇體系以及排污權交易動態運行法律機理。特別是從污染控制的效率出發,反映環境治理的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以排污權交易的有效實施為切入點,突出了排污權交易設置的目的所在,把握了排污權交易制度建設面臨的最根本問題。
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對我國排污權交易的地方立法的進行全面分析,從制度、經濟、社會、自然層面進行學科交叉研究,注重整合排污交易制度立法規定,協調相關環境管理制度的關系,體現污染控制效率,符合經濟技術發展條件,使得論證建立在嚴密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堅實的社會科學基礎之上,為制度的實施提供有效的路徑選擇和機制設計。
該著作主張排污權交易立法的創新和重構形成系統的實施機制體系,包括提升立法的層級、明確交易標的和擴大可交易污染物的范圍、完善排污權交易市場主體制度、確保交易的獨立性、合理定位交易平臺。通過完善技術、程序和法律責任等,形成排污交易制度順利實施的保障措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將“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作為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也明確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排污權交易作為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的一種重要的市場機制,西方發達國家已有比較成熟的實施經驗,該著作在分析排污權交易的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當前排污權交易呈現的最新特點,如交易產品的多樣化、交易范圍的擴大化、交易主體的多元化、排污權的金融化、實施的地方化。我國中央和地方都積極推動排污權交易的試點,在試點過程中,一些省、市紛紛開展了排污權交易的地方立法,為我國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完善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實踐中存在排污權交易的規范層級低;交易標的不統一、范圍有限;交易主體制度不完善;對于交易存在行政干預;交易平臺定位不清等問題,必然會影響排污許可證制度目的的實現。該著作努力揭示我國排污交易地方立法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并針對構建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有效實施機制進行充分論證。這對于完善排污交易法律制度,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均具有重要實際價值。
總之,該著作研究的問題緊緊契合我國的國情,立足于我國排污權交易的實踐探索,針對性非常強。對我國開展排污權交易以及從市場機制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都具有很強的啟發、借鑒和指導作用,同時對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專家、學者也具有參考價值,對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的學生也不失為一本開拓視野的參考書。我們非常愿意將此書推薦給對排污權交易感興趣的朋友。同時,感謝作者對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從理論和實踐多維視角所進行的研究,期盼作者在相關領域能夠出更多的成果。
[1] 湯紅林.嘉興市排污權交易機制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