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媛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太原030031)
我國的傳統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以年產量34%的增速快速成長,增長速度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傳統燃油汽車在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之后,汽車未來的發展是以新型能源汽車為主。雖然我國傳統汽車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但是采用非燃油作為動力源的新型汽車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這和傳統汽車的高速發展嚴重不匹配。新能源汽車的要想實現快速騰飛,就要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實際情況,排除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協調好新能源汽車與安全、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關系,爭取把中國真正變成汽車出口強國。
我國傳統汽車存量很大,而且增長迅速,這給我們的能源使用以及環境保護帶來越來越嚴峻的壓力。一方面我國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導致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攀升,也嚴重影響著空氣環境。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的空氣質量嚴重下降,PM2.5不斷爆表,嚴重的空氣污染給我國人們的出行、生活特別是身體健康造成極大損害,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汽車排放。“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要求汽車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并用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以實現節能、綠色、環保的目標,在未來兩年以內,新能源產值需達到10萬億,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國家的重點所在。
到2018年2月末,我國已經出口新能源汽車15974臺,出口金額達到0.5286億美元,出口數量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47百分點,出口金額也增長了231個百分點。這反映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出口貿易方面比較快速的增長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90%是純電動力。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車屬于新興產業,沒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可供學習和借鑒,而且基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究也較晚,由于相關政策、配套設施等還不完善,致使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國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不占優勢。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給了我國汽車行業政策上的支持,更有利于車企轉換思維,抓緊實現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過渡,并加大投入進行科技研發,盡早開拓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引導海外大眾的消費轉向新能源汽車。在當下,新能源汽車在政府政策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下,已經出現向好的局面,相信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前景將一片大好。
由于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產業,市場前景客觀,而國內的相關產業的引導政策、規范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我國的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為獲得國際市場訂單,采取了一些不規范甚至是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相關國家法規的措施,與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惡性競爭。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也損壞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整體形象。
要想使新能源汽車得到飛速發展,就要解決核心技術,如電池蓄電能力,充電配套設置建設等。這些核心技術難題其實不只是在山西,更是整個國家汽車行業發展的瓶頸所在。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方式大多是對傳統汽車進行細枝末葉的修改,而完全不重視甚至故意忽略了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沒有核心技術,汽車發展就要受制于國際先進技術。目前正在發生的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的技術制裁案件應該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
對于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技術難題其實是電池蓄電能力,電機使用效率、電子控制等,這些技術的缺乏導致我國的自主品牌產品無法跟國際上的汽車生產商進行抗衡。橫向觀察之后,我們發現,我國成熟的新能源汽車仍然無法跟國際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相提并論。此外,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和電池壽命的關鍵問題日漸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口發展的瓶頸。
由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沒有自己的高端核心技術,為了降低成本,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主要出口低端商用車到國際市場。在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市場中,以北非和中東地區為主,我國出口到發達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占總出口量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過度依賴發展中國家市場,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非常容易受到這些國家的政局影響。以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為例,近來,由于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這些國家發生騷亂甚至軍事戰爭,給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
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按照國家相關的產業扶持意見,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扶持力度,在符合國家法規的范圍內,減少相關汽車企業的稅費負擔,從而減低企業生產成本。對出口的汽車企業實行符合市場規律的出口退稅,增加對有實力、有潛力的企業信貸資金支持,為他們提供比較健康、有序、可控、安全的金融環境。國家的相關金融公司為新能源汽車出口企業提供一定的信用擔保。
我國政府還要鼓勵研發、特別是核心技術的研發,有了核心技術,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有利于我們汽車產業的長期發展。國家不僅要支持企業做研發,同時還要積極配合新能源汽車企業,從國家的高度建立技術支持機構,以實現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突破。另外,國家還可以通過稅優、補貼等政策支持,激勵汽車企業積極開展研發工作。政府應引入銀行、風險投資公司等金融業務,給部分有發展潛力,有核心競爭力的車企提供資金支持。
政府應頒布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政策,加強大眾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降低購買成本,繼而引導消費。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完善汽車性能的同時,政府通過各種補貼和減免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此外,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有賴于消費觀的轉化。因此,政府應大力宣傳環保以及低碳生活的意義,讓消費者在無形之中漸漸增強環保觀念,繼而認可并購買新能源汽車。我國要與目標市場國家加大合作的力度,比如說實行有利于進行人員進出的免簽制度。引導企業加大對目標市場國家市場情況的了解力度,生產出更加符合當地居民生活需要的新能源汽車。
要想使新能源汽車得到飛速發展,就要解決核心技術,比如電池蓄電能力,充電配套設置建設等。這些技術不能等靠拿,需要企業自身發奮圖強,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研發,有了核心技術,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有利于我們汽車產業的長期發展。汽車企業應努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占領市場先機。此外,汽車企業應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技術合作平臺,互相學習,以加快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研發核心技術的關鍵因素是人,企業一方面應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并有針對性地培養新能源相關學科的專門人才,以滿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對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另外,針對新能源領域貢獻很大的人才,企業為了達到鼓勵效果,可以進行各種獎勵。如以提供住房、專利發明、專有技術等參與分配等方式,提高員工創新的積極性。
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由于沒有自己的高端核心技術,導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發達國家的市場認可度低,主要出口市場主要面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北非和中東地區。這些地區政局不穩,讓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存在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在穩定傳統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拓展新的市場,通過核心技術的升級,來提升汽車的市場知名度,讓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市場能認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拓,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減少產銷失衡狀況出現的機率,讓他們能逐步擺脫對國內補貼的依賴,增加自我供血、造血能力。新能源汽車要在加強自身產品質量建設的同時,進一步進行有效的產品品牌宣傳,讓海外市場能更深度認識、認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加大與國外新能源汽車的合作,積極吸收先進企業的技術開發制度規劃,攜手共進,利益均沾,讓我們的企業能在合作中得到發展的機遇。要不畏強敵,與發達國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同臺競技,采取差異化營銷手段,讓自己能在與狼共舞中,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文中論述了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出口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不足和問題給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過去并不代表未來,再加上筆者的分析能力有限,致使一些分析和結論流于表面,因此分析結果難免掛一漏萬。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我將持續關注和研究新能源汽車出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