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徐尤妹)
在眾多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種。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應用自然分娩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窒息出現概率,對新生兒大腦的成長、發育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近年來,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逐步應用于臨床自然分娩中,該項技術具有降低會陰側切率、保護新生兒健康、促使產婦產后康復的優勢,被臨床廣泛應用。為進一步提升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應當加強護理力度,以全面、科學、優質的護理服務,進一步降低產婦分娩的痛苦[1]。本文選擇產婦90例為對象展開研究,進一步探析優質護理對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進行分娩的產婦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入應用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分娩的產婦90例為對象展開研究,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分別有45例,時間: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對照組年齡21~28歲,平均(25.45±3.82)歲;孕周 37~40 周,平均(38.14±5.69)周,體重 51~63 千克,平均(55.87±3.49)千克。觀察組年齡 22~29歲,平均(24.18±3.03)歲;孕周 37~39 周,平均(38.67±1.05)周,體重 50.49~64.08 千克,平均(5.18±4.22)千克。P>0.05,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為90例產婦應用常規護理,產前協助產婦完善各項檢查,并將分娩需注意的事項告知產婦,進入產房后,護理人員陪伴在產婦身旁生產,并引導正確體位,給予適當鼓勵。
觀察組增添優質護理,主要有:(1)產前評估:護理人員產前應當對產婦狀況進行評估,包括胎兒大小、會陰條件、產婦產道、宮縮、產力、產程以及生產配合程度等方面,對產婦及胎兒進行全面評估后,有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共同討論會陰無保護接生方案,并與產婦達成良好溝通,盡量爭取產婦的配合。(2)心理干預:產婦為初產婦,毫無生產經驗,產前內心難免出現焦慮情緒,護理人員在施展護理的過程中,必須重視產婦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有不良情緒出現,應當及時為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可為產婦普及無保護生產相關知識,告知其無保護生產的優勢,使其做好心理準備,進一步提升護理配合度,并為產婦講解生產注意事項,傳授產婦放松方法,如呼吸法等,盡量與產婦達成良好溝通,釋放其內心壓力。(3)環境干預:應當為產婦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待產病房需保證空氣暢通,溫濕度合宜,可適當放置綠植美化環境,產房需完善安全檢查,排查產房安全隱患。(4)生產陪護:若產婦疼痛難忍,可為產婦應用鎮痛儀、藥物等方式幫助鎮痛,并通過指導宮縮、講解分娩相關知識等方式,穩定產婦精神狀態,降低疼痛影響。助產人員在為產婦進行飲食、心理護理的同時,應當樹立自然分娩意識,協助自由體位,加強生產配合。分娩過程中,胎頭撥露至會陰后聯合緊張時開始控制胎頭,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以每次宮縮時胎頭直徑增大不超過1厘米為宜,宮縮間歇緩慢娩出胎頭。胎頭娩出后不急于娩肩,等待下一次宮縮再緩慢地娩出前肩、后肩,或順勢娩出胎肩,以確保新生兒安全娩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會陰撕裂程度,撕裂分級標準:產婦出現會陰黏膜撕裂,如前庭或陰唇黏膜裂傷可判定為Ⅰ度;產婦出現會陰皮膚、黏膜及肌肉裂傷,同時肛門括約肌保持完整可判定為Ⅱ度;產婦會陰部皮膚、黏膜、會陰體以及肛門括約肌出現全部撕裂,部分伴直腸壁裂傷可判定為Ⅲ度[2]。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分別行 X2、t 檢驗。P<0.05時,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會陰撕裂程度比較(n=45,n/%)
表1可見,觀察組Ⅰ、Ⅱ度撕裂例數均低于對照組,整體撕裂程度較輕,P<0.05,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年輕一代產婦對分娩要求越來越高,對分娩護理工作的期望也隨之提高,高效、科學、優質成為產婦評估護理服務優良性的要點。優質護理是一項人性化的護理工作,相比傳統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對產婦的護理更為全面,且更注重產婦的心態調理,致力于使產婦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迎接生產。對應用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產婦而言,應用優質護理,通過產前評估,明確產婦備產狀態,并為產婦制定會陰無保護接生方案,護理過程中,注重對產婦的心理引導,穩定產婦心態,爭取產婦配合,并完善環境干預,為產婦生產提供整潔、安全的環境。同時,優質護理在生產過程中,給予產婦產程觀察、胎兒娩出、鎮痛等護理,引導產婦科學生產,對產婦的會陰撕裂情況有一定改善效果,產婦預后情況更優,康復速度更快[3]。
研究中,觀察組Ⅱ、Ⅲ度撕裂例數均低于對照組,整體撕裂程度較輕,P<0.05。證明優質護理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分娩會陰撕裂程度。
綜上所述,采用優質護理后,產婦撕裂程度較輕,有助于降低產婦痛苦,利于預后,具備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