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龍梅
(揚州大學附屬儀征市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儀征 211400)
腹股溝疝是指患者腹腔內的器官通過其腹股溝的缺損處向體表外突出而形成的一種疝[1]。腹股溝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與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患者多是兒童及青壯年男性,腹股溝直疝患者多是中老年男性。進行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具有創傷性小、術后患者創口處疼痛的程度輕、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及患者術后恢復快等特點[2]。采用此手術治療患者一側腹股溝疝的同時,可及時發現其對側腹腔內隱性的腹股溝疝[3]。有研究資料顯示,對接受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較好。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對接受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揚州大學附屬儀征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2例腹股溝疝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33例,女3例;其年齡為25~83歲,平均年齡為(58.3±10.7)歲;其中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的患者分別有5例、31例;其中單側腹股溝疝、雙側腹股溝疝的患者分別有32例、4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31例,女5例;其年齡為27~82歲,平均年齡為(60.52±11.42)歲;其中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的患者分別有8例、28例;其中單側腹股溝疝、雙側腹股溝疝的患者分別有33例、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手術準備及病情觀察等。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⑴在患者入院后,嚴密監測其病情。若患者的年齡>65歲,需增加對其進行病情監測的強度。⑵術前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向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基本流程和優勢、講解其他患者手術成功的案例等方式,鼓勵其積極接受手術治療。⑶術前1 d,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確認其是否存在手術禁忌證。叮囑患者在術前需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治療。2)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⑴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將室內的溫度、濕度調節至合理的范圍內。然后,為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路,并為其放置導尿管。⑵在協助麻醉醫生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暴露其手術部位,同時注意為其采取保暖措施。然后,使患者取頭低腳高(抬高15~30°)位。⑶器械護士在術前15 min洗手,并為進行手術做好準備。術前準備主要包括檢查腹腔鏡器械的完整性、準備穿刺器、與巡回護士一起清點各手術物品的數目、連接好各腹腔鏡管路并妥善固定等。⑷手術正式開始后,協助醫生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在為患者腹腔注氣的過程中需注意氣腹機上顯示的壓力、流量等數值,并注意觀察其腹部的膨隆情況。在為患者建立操作孔后,器械護士應根據手術醫生的手術習慣準確、快速地為其傳遞手術物品,并準備好紗布隨時為其擦拭腹腔鏡的鏡頭。⑸在患者的疝囊完全游離或還納入腹腔后,協助醫生為其置入補片,并觀察其創口處的出血情況。最后,協助醫生為患者拔除穿刺套管,并對其手術創口進行消毒處理。⑹手術的過程中,巡回護士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保持其各管道的通暢性,并監督器械護士的無菌操作[4]。同時,還應嚴格控制患者腹腔內CO2的水平,以預防其術中發生高碳酸血癥。若發現患者發生異常情況時,需及時向主刀醫生進行匯報,并協助其進行處理。⑺手術結束后,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需再次清點手術物品的數目。3)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⑴術后,巡回護士需用溫水為患者擦拭其皮膚上殘留的血漬等,為其穿好衣褲,并蓋好被。⑵將患者送入麻醉復蘇室進行麻醉復蘇,并對其進行全程陪護,防止其在蘇醒過程中發生躁動、墜床等危險。⑶協助麻醉醫師拔除患者的氣管導管后,使患者取平臥位,并使其頭偏向一側,防止其發生窒息。⑷在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麻醉清醒后,由專人護送其安返病房。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其對護理的總滿意度。使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后,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并發癥的發生率相比,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手術的時間更短,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治護后,兩組患者術中儀器故障的發生率相比,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中操作器械不全、術中手術用品不齊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n(%)]
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因具有創傷性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腹股溝疝的治療中。部分患者因不了解腹腔鏡手術的相關內容,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的出現可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和配合度,進而影響其預后。對接受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的腹股溝疝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生命體征的監測、個性化的護理措施等術前優質護理,可有效地消除其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在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與其他的醫護人員進行嫻熟的手術配合等,可有效地縮短其手術的時間,減少醫生和護士進行手術操作的失誤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和護理的滿意度[5-6]。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接受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