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松華 梁日升 宋廣全


[摘要]目的 分析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QT離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冠心病治療,觀察組在常規冠心病治療的基礎上服用美托洛爾片,持續治療4周后,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QTd和心率變異性,觀察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99%,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99%,比較兩組患者的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QTd、矯正的QT離散度(correcting QT dispersion,QTcd)在治療前無統計學意義,治療4周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心率變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癥狀發生率為15.56%,觀察組不良癥狀發生率為8.89%,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美托洛爾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應用可調節患者的OTd及心率變異性,減少不良癥狀的出現。
[關鍵詞]美托洛爾;冠心病;心絞痛;QT離散度;心率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18)03-0241-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8.03.021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的、暫時性的缺血缺氧的心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病情嚴重的要采取冠狀動脈搭橋術或介入治療方法,本研究通過讓患者服用美托洛爾平片,分析QT離散度(QTd)及心率變異性,探究其治療療效,并觀察患者的不良癥狀。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90例,其中男59例,女31例。納入標準:符合《我國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中的相關標準,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為冠心病;自愿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低血壓者;嚴重過敏者;重度心力衰竭者;風濕性疾病者;血液系統異常及肝、腎功能異常者;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者。所有患者采用隨機化列表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34~68歲,平均(44.25±6.18)歲,病程1~13年,平均(5.23±1.82)年;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36~70歲,平均(45.45±5.82)歲,病程1~13年,平均(5.08±1.8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17,規格:10mg),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100mg),辛伐他汀(浙江普洛康裕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389,規格:10mg),藥物用法用量:2片/次,2次/日,并保持臥床休息。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服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蘇州愛美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4091,25mg),1片/次,2次/日。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勞累性心絞痛的分級標準是依據誘發心絞痛的體力活動量而定,分為工級(一般的日常活動不引起心絞痛,速度較快,長時間的體力活動則會引起發作)、Ⅱ級(日常體力活動受到稍微的限制,且在吃飯后及情緒波動時受到限制比較嚴重)、Ⅲ級(日常體力活動受到明顯的限制,且按照一般的速度在通常條件下步行1層樓即可引起心絞痛的發作)、Ⅳ級(僅進行輕微活動即可引起心絞痛的發作,甚至是在休息時也可發作)。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重度癥狀減輕至輕度,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重度癥狀減輕至中度,心絞痛次數和時間明顯較少,心電圖達到正常水平;無效:心絞痛癥狀和心電圖和治療前基本一樣;(2)觀察兩組患者QTd、矯正的QT離散度(QTcd)的變化情況。(3)根據患者的心電圖,分析兩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HRV):全部患者在治療前和入院治療4周后采用Holter系統記錄分析儀連續記錄24h心律,由計算機自動計算24h平均R-R間期標準差(SDNN)、24h內每5分鐘一段的平均正常R-R間期值的標準差(SDANN)、24h內每5分鐘一段的正常R-R間期標準差的平均數(SDNNI),連續正常R-R間期差值的均方(RMSSD)及連續24h R-R間期標準差)50ms的百分數(PNN50)。(4)觀察患者治療后的不良癥狀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版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1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8.89%;觀察組顯效22例,有效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89%,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Td變化情況:治療4周后,觀察組QTd值、QTcd值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及心率變異性的變化: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心率比治療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均高于治療前(均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觀察組的SDNN、SDANN、RMSSD、PNN50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的比較:對照組發生3例心絞痛,2例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不良癥狀發生率為15.56%;觀察組發生2例心絞痛,1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不良癥狀發生率為8.89%。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冠心病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為當今人類一大災難性疾病,至今,冠心病成為西方發達國家致死的首因,國內冠心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主要病理是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衡。美托洛爾是一種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可抑制交感神經活性,能減輕冠心病心絞痛的癥狀,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率總變異性,使心肌收縮力降低,使運動時機體的血流動力學減少,并減少心肌在相同運動量水平的具體耗氧量,使更多血液流向缺血區,糾正自主神經失衡狀態。在臨床中廣泛使用的藥物有美托洛爾平片,正確合理地用藥可以減少患者猝死率,更能改善預后。
近幾年人們逐漸關注QTd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目前QTd的測量方法有各種不同計算機自動測量法和人工測量法,為校正QT間值受心率的影響,都應用Bazett公式QTc=QT/(R-R)1/2,每導聯應連續測定3個QT間值和R-R間值,取其平均值。QTd能反映心肌復極非同步性,心肌缺血會導致QTd值增大,與患者惡性心律失常、心臟猝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關系密切。本研究中,對照組、觀察組的QTd、QTcd均降低,觀察組下降的更為明顯,說明美托洛爾平片具有降低QT離散度的作用,其效果更為明顯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經,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恢復β受體對交感神經敏感性。
在臨床治療中,HRV常常用來衡量患者自主神經的活性,增強患者的自感神經活性,改變心臟自主神經的紊亂狀態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主要前提。HRV指標明顯減低時,患者通常已進入猝死等高危狀態,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反映交感神經張力的指標SDNN、SDANN及代表迷走神經功能的指標RMSSD、PNN50均有提高,且觀察組的效果更為明顯,從機制上考慮:(1)美托洛爾能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機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肌缺血,使晝夜節律高峰期的兒茶酚胺釋放減少,降低血壓和心率,減少冠狀動脈硬化斑塊損傷和破裂,增加心內膜下心肌血流量。(2)β受體阻滯劑可以抑制內分泌細胞因子的激活,控制心室重塑,改變心肌舒張功能,減少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服用美托洛爾,減少患者出現一些心絞痛、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8.89%,且不良癥狀發生率為8.89%,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的總有效率較高,而不良癥狀低于對照組。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細胞從周邊區域逐漸向梗死區蔓延,2~4天后由纖維組織逐漸取代原梗死內壞死心肌組織,形成瘢痕修復,因體積變大而阻塞微循環,促使心肌缺氧,而美托洛爾重建或抑制阻塞面積,改善了患者心絞痛、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合理有效地服用美托洛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降低患者的OTd,提高患者的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