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1]。它需要教師多研究、多探索、多學習,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師不能在這個舞臺上唱獨角戲,教師要把舞臺交給學生,自身扮演好指揮者的角色,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共贏,課堂效率才能提高。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改變以往的角色和教學模式,更新觀念,創新課堂。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呢?下面將具體談一談,僅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 教學能力 提高
語言是文化的鏡子,語言承載著文化,傳承著文化。在某種視角上看,個體所蘊含的文化也可以通過語言反映[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與漢語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對于說漢語的學生來說,它的文化因素勢必影響其對英語的理解與接受程度。文化不同其文化習俗也不一樣,因此地域文化的差異也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障礙。下面我就具體說一說提高英語教學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英語教學能力的方法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觀念,由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強調教師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以人為本,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元化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吸收消化知識,學會知識遷移舉一反三。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首先要扮演好課堂組織者的角色,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小組合作、同桌交流乃至全班交流,使學生輕松快樂地遨游、體驗在知識的瀚海,最終獲得知識,學會學習。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從機械傳授知識的角色中釋放出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最重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去尋找答案,讓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享受探索學習的樂趣和體現自身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一座座知識的高峰阻擋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可能會畏懼、會退縮、甚至止步不前,這時教師就要發揮領路人的作用,點燃學生的心燈,激發其潛在的精神力量,戰勝困難,最后鼓足勇氣攀登巍峨的高峰。在上課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不斷探索知識的奧秘。
(三)教師要走進學生,參與討論
傳統的教學一般都是恪守“師道尊嚴”的模式,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在新課改下教師要改變旁觀者的身份,成為課堂的參與者。教師不僅要傾聽學生的心聲,更要成為他們的知己朋友與其交流、互動。例如在英語口語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參與到對話中去,在對話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以及他們內心的想法。這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縮短彼此間的距離,使學生更樂于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教師要注重評價語言的藝術性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它在中考和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學好英語十分重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的運用更加普遍化。英語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英語的語法結構與漢語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對學生來說翻譯冗長、比較深奧的文章非常困難,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多下功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注重語言的科學性,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如果評價語言非常直接,有可能會傷害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甚至會出現學生厭學的情況,所以評價語言的藝術十分重要。例如在上英語閱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本課內容的難易程度找不同梯度的學生進行翻譯,面向全體學生,同時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如果某個學生翻譯有誤,教師要鼓勵他繼續努力而不是批評他,給他信心和激勵,促使他樂意學習,熱愛學習。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師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不斷學習。
(五)教師要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
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綜合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要注重寫作能力。當口語表述完后,為了夯實基礎,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巡視指導,針對寫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指正,注重過程評價。對于學生作文中的一些閃光點進行表揚,對于不足之處予以指正并加以修改,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激發寫作信心。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參加各項趣味性活動,教師給與積極的輔助與評價,比如:辯論賽、英文海報、英文小劇場、英文歌唱比賽等等,使學生不斷地積累熟練使用語言的經驗,拓展豐富的外延知識,增強學習的樂趣。
(六)教師要因材施教,區分側重
每個學生的性格、習慣、興趣、能力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因材施教成為提高教學的必然方法。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來設計教學預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側重。
(七)自我更新,擴大知識面,不斷學習
課堂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如果教師在課上運籌帷幄、調度自如,學生將更樂于學習,積極性高;如果教師上課沒有激情,學生就會感覺課堂索然無味,昏昏欲睡。博學多識、激情澎湃的教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同時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不斷儲備自己的知識量。教師經常研究每一節課,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時給自己充電,創新課堂。同時還要積極采用網絡途徑,學習前沿的教學方法和精彩的教學案例、教學視頻等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靈活駕馭課堂。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找到新的靈感,及時改進不斷完善自己。
二、結語
教學的過程是不斷探索的過程,更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學生知識水平決定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同時還要采取多種方式靈活地把握課堂節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連明.淺談最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中),2012,(10):8-8.
[2]唐斯琴.親愛的新形勢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能力提高的教學策略[J].儷人.教師,2014,(22):74-74.
(作者簡介:涂文熙,高中學歷,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