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楊煥霞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寧夏 石嘴山 753000)
醫療收入是醫院開展醫療服務活動取得的收入,是醫院最主要收入來源,結余形成事業基金,虧損用事業基金彌補。醫療收入按收入性質分為診療收入和藥品收入,按來源分為住院收入和門診收入,這里主要討論診療收入和藥品收入。
2017年全面深化醫改,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意味著藥品收入不再有結余,需要相應的收入給予補償,首先國家以財政補助收入取消藥品加成補貼,彌補醫院藥品管理方面的人工成本以及維修、設備、各種折舊等費用消耗,但取消藥品加成補貼不足以補償藥品管理方面的各項支出。醫院藥品方面的運營多數醫院還是虧損。但是,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是轉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的重要舉措,是加快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減輕就診患者負擔,特別是減輕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每個用藥周期患者至少節約15%的資金,是體現公立醫院公益性的一個舉措,是國策,各家醫院必須嚴格執行。
再來討論醫療收入中的診療收入,診療收入包括各項檢查收入和醫護人員的檢查服務性收入。現行的醫療體制,公立醫院診療收費實行政府定價,價格水平有些低于醫療服務的成本,不能完全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如掛號費、診察費、護理費、手術費等,勞務價值無法補償,也無法補償醫院的運營成本。補償醫院的運營成本,需要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合理調整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這需要精確核定掛號費、診察費、護理費等成本,確定合理價格區間,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衛生等相關部門應切實擔起核算和監督的責任,使得醫院合理收入得以實現,保證診療收入不流失。
為確保患者負擔不增加,醫院改革能順利進行,提高醫院服務性收費價格,就必須配套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確保患者的就醫成本不加重。切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療機構各項投入政策,保證醫保資金按規定及時足額結算,促進醫療費用結構合理化,否則,醫改就不算成功。同時,醫院應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流程,確保公平和效益兼得。
財政補助收入是醫院按部門預算隸屬關系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補助。財政補助收入分為基本支出(補助)和項目支出(補助),基本支出(補助)期末轉入本年結余,和單位的事業基金有關,而項目支出(補助)期末轉入財政補助結轉(余),與事業基金無關,若有結余要返還財政部門。
公立醫院現在的離退休人員經費是以基本支出(補助)下撥的,而項目支出(補助)以在編人員工資前兩項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核定撥發的。但醫院發展到今天,很多崗位是有不在編人員擔任的,如部分醫療崗位、很大部分護理崗位、大部分后勤崗位。不在編人員工資在某些醫院占到全院工資的30%左右,管理崗位和許多重要崗位仍由在編人員擔任,這也是醫院穩定發展的需要,不在編人員流動性強。在編人員工資前兩項一般占全部薪酬26%左右,由財政撥入,全部人員工資的79%左右是需要醫院自行解決的。由此可知,醫院必須有利得,才能維持生存。
再一個就是取消藥品加成項目補助收入,這項補助一般能占到藥劑部門支出的85%左右,如果用全成本核算,可能藥品加成補助占藥品總支出的比例不到80%,很多醫院的藥品加成補助是不足以抵消藥劑部門的各項支出的。
科教項目收入與財政補助收入是并列關系,核算醫院取得的除財政補助收入以外專門用于科研、教學項目的補助收入,期末轉入科教項目結轉(余),與醫院事業結余沒有關系,一般需要醫院申報,具有不確定性,是醫院醫療技術和科研水平提升的有力推手,各院都要積極爭取,合理有效地使用,以降低經費不足的影響。
公立醫院的專項資金近年來額度大幅增長,主要與醫改政策的變化和國家支持力度加大相關,主要包括項目建設資金、重點學科建設資金、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等。專項資金公立醫院在其他收入中核算,2010版的《醫院會計制度》中沒有提及下撥的專項資金的核算方法,期末轉入本期結余,與事業基金有直接關系。專項資金的特點主要有來源渠道多、用于特定事項、且專款專用、需要單獨核算、時效性強等。目前的管理核算還處于探索階段,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專項資金管理的不斷推進,公立醫院對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會不斷完善,充分利用好有限專項資金,開展新業務新技術購置,發展優勢學科,開展科研項目等,對醫院生存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在目前財政對公立醫院的補償非常有限的現實情況下,必須珍惜專項資金,使醫院在夾縫中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
其他收入是醫院除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專項資金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租金收入、財產物資盤盈收入、投資收益、培訓收入等,是醫院收入的有力補充,應充分研究國家政策法規,在合法框架內盡量擴大其他收入,作為醫院發展資金不足的補充,以謀求醫院的生存和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公立醫院的主要資金來源還是醫療收入中的診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是有力的補償,專項資金是必要的補充,其他收入也很珍貴,不能忽視。
醫院要生存和發展,依然需要經營,結合公立醫院改革舉措,進而推動醫院內部管理與約束機制,建立合理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和人事薪酬制度,配合醫保結算制度,加強物價員的培訓和理念的更新,把應該收的錢一定收到,不該收的錢一定不能收,準確應用醫保各項政策,減少壞賬的發生。配合醫改進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醫院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改革。
總之,面對諸多因素,醫院要統籌安排,建立良好的醫院文化,堅持以人為本,調動醫院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認準醫院的宗旨是為人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在做好傳統和優勢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加大康復醫療建設的力度,建設中醫康復、慢病康復、腫瘤康復、精神康復等治療活動。加大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的專科優勢的建設力度,爭取體檢人數和體檢收入持續提高,爭取高壓氧收入的提高。醫療工作要延伸,前置到防病、查病,后置到病人后期后續治療和康復,將藥物治療和服務性治療很好地結合。只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醫院人人保持一顆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結合國家醫改的優惠政策,醫院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