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在當前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金融行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更為普及,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也因此被打破,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比如,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外流,貸款業務被搶占,中間業務受到影響等。針對這些情況,商業銀行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比如對信用評級體系進行完善,重視互聯網體系的建設等,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客戶的滿意度,從而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金融主要指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挖掘、社交網絡和移動支付等各種現代化科技,從不同的角度進入金融領域,在此基礎上達到比之前更快更好完成金融服務的目標,由此形成的一種全新金融面貌。互聯網金融按照金融服務領域進行分類,可以分成網絡信貸、互聯網貨幣基金、第三方支付網絡等。其中,網絡信貸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電商小貸、眾籌融資和P2P網貸[1]。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互聯網金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發展迅速但是監管不到位。在最近幾年,我國互聯網金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得到迅猛的發展。雖然與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要晚一些,但是互聯網金融各種形式已經完全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現在非常流行的移動支付,就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仍然在不斷擴張,用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監管方面相對而言還比較滯后,不夠完善。而監管不完善引發了諸多問題,比如P2P平臺卷款逃跑等案例不時就會發生,這些經濟案件一旦發生數額都相當巨大,給投資者的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②覆蓋面積廣且都是小微用戶。從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金融緩解了個人融資難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傳統的商業銀行經常將貸款發放給規模較大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而小微企業還款能力相對來說要低一些,信用記錄也不夠完善,存在較高的貸款風險,所以商業銀行一般不會輕易對其發放貸款。而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很容易就對其進行有效的信用評估。正式因為如此,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具有較廣的覆蓋面積但是都是一些小微用戶[2]。③便捷高效。從空間角度去說,在有互聯網的地方,用戶可以隨時進行操作,從而滿足自己的金融需求,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必須去相應的金融機構實體門店進行操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即使是網絡信貸,網貸者可以直接上傳一些個人信息,比如直系親屬資料、個人資產證明、身份證等就可以幫助對方完成評估并獲得信任,在此基礎上成功貸款,既便捷又高效。
在商業銀行運營業務中,存款業務是最基礎的一項業務。一直以來,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是自從2014年以后,銀行存款業務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而貨幣基金則以指數爆炸的形式得到迅猛的發展,特別是余額寶,發展勢頭更是迅猛,截止到2017年中旬,其規模已經達到了1.43萬億元,甚至超過了2016年招商銀行定期和活期存款的總和[3]。從中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造成巨大的沖擊,使其存款業務嚴重外流。
究其根源,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之所以出現嚴重的存款業務外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互聯網金融產品具有更強的靈活性。以余額寶為例,用戶可以隨存隨取,而且余額寶的收益都是按照天結算,但是銀行定期存款的日息卻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如果用戶對存款進行提前支取,其收益會受到一定的損失,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第二,互聯網金融的吸引力更強。在金融行業,對客戶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利率。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金融機構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約為1.5%,而余額寶當下的年利率約為4%,這樣一對比,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互聯網金融提供的產品[4]。
在放款對象上,傳統商業銀行的選擇相對比較苛刻。通常都會選擇放款給規模比較大的大中型企業,一方面是大中型企業的信用記錄比較完善,可信度高,另外一方面是大中型企業的實力相對而言比較雄厚,具有很強的還款能力。而小型企業或者個人則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導致個人貸款難、小微企業融資難。而互聯網金融則可以改善這一局面,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現代化技術對小微企業和個人的信用進行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對其進行放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解決了個人和小微企業的求資難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小微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融資需求也越來越高。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在傳統金融體系中得不到滿足,就會求助網上信貸。相對于傳統金融體系而言,網上信貸沒有復雜的審核程序和評估程序,不需要大量的抵押物,而且中間環節少、門檻低。正是因為如此,網上信貸成為很多企業融資時首先想到的途徑,這種情況導致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被搶占。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也因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沖擊。譬如銀行的代理業務。從實際情況來看,銀行代理業務通常有一定的門檻,很多的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設置了最低投資額,一部分用戶在該業務的使用上受到阻礙,而互聯網金融產品大多數都是“低門檻”和“零門檻”。除此之外,第三方平臺的出現也對人們的支付習慣造成改變,第三方支付不需要手續費而且快捷方便,所以比傳統的銀行卡結算更加能夠吸引用戶。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金融行業造成的沖擊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在網絡信息化社會,商業銀行要想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重視互聯網體系的強化,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與互聯網金融抗衡,以此提升銀行的存貸款業務效率。雖然商業銀行存貸業務只有狹小的改革空間,但即使如此,商業銀行也要抓住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機遇進行改革,對銀行存貸業務現有的結構進行改變。舉個簡單的例子,平安銀行曾經推出了行e通、橙e通、口袋銀行等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這些平臺的構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寬存貸業務視角,從而實現存貸業務效率的提升。金融行業網絡化的趨勢在如今看來是不可逆轉的,商業銀行必須要借助這個趨勢對自己的互聯網金融體系進行完善,將傳統的客戶群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到新型金融機構上,那些中小型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包括在內。在金融行業這個體系中,沒有絕對的客戶群體,同樣也不存在絕對的競爭對手,如何對業務發展的視角進行轉變,推動業務現代化發展和網絡化發展是現階段大多數商業銀行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只有將銀行業務與互聯網技術有效結合起來,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不被新型產業淘汰,從而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商業銀行傳統征信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擴大,信用卡業務范圍也因此得到拓展。然而,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拓展空間十分狹窄。在互聯網金融這個大環境中,商業銀行要想找到發展的落腳點就必須要對信用評級體系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對廣大用戶征信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激發用戶對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興趣。除了對征信能力進行調整以外,商業銀行還要針對信用卡的業務范圍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僅要讓信用卡支持線下的消費,還要使其支持線上消費。當然,商業銀行在這方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把關工作。如果信用卡只支持線下交易,只會讓信用卡成為一些非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資金庫,導致其所具有的銀行金融屬性有所喪失。
在商業銀行所有的業務中,代理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和影響是最小的,但是商業銀行并不能因此就不重視代理業務,認為代理業務的發展是高枕無憂的。特別是在今天,很多的非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朝著代理業務發展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必須要樹立危機意識。商業銀行的代理業務之所以遭受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和影響最小,只是因為其占據發展基礎的一些優勢而已,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這種優勢很快就會被淹沒。所以,商業銀行要重視代理業務,借助互聯網金融對代理業務體系進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對業務升級進行進一步推動,從而提升代理業務辦理效率,使代理業務的種類增加同時增強代理業務的服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推動代理業務的發展,降低代理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和沖擊。除此之外,在生活費用代繳方面,目前商業銀行還存在一定的劣勢,從客觀的角度去說,這種發展僵局是很難通過業務升級去打破,必須要對商業銀行網絡金融平臺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換言之,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網絡代繳業務的范圍進行擴大,在此基礎上提升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金融這個大環境中,商業銀行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認清金融行業網絡化這個事實并抓住這個趨勢,通過強化互聯網體系建設、完善信用評級體系、有效整合業務體系等手段逐漸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而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4)
[1] 裴改艷.新互聯網金融浪潮下銀行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以阿里金融為例[J].經營管理者. 2013(23):75-76.
[2] 鄭良芳.商業銀行奮起迎接互聯網金融時代的挑戰[J].金融與經濟. 2013(09):129.
[3] 李魯新,張衛國,胡海,龔文海.論我國現代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J].南方金融.2007(06):47-48.
[4] 劉慶齡,楊鑫.資本約束強化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型研究——來自安徽省蚌埠市12家商業銀行的經驗數據[J].財政監督. 2016(0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