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金融生態環境的構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謂金融生態環境,指的是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包含了地理、經濟、政治、文化、人口等因素的影響與相互制約。從狹義來看,金融生態環境指的是微觀層面上的,包含社會信用體系、會計審計準則、法律、中介服務體系、銀行企業關系、企業改革狀況等。在金融生態環境當中,各種因素往往存在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框架。金融生態環境對于金融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應當對構建金融生態環境予以高度的重視,通過有效的策略來解決構建金融生態環境中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使金融行業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從而使我國金融經濟取得穩定、規律、和諧的發展。
根據實踐我們能夠看出,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對新增不良貸款與貸款風險的比例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金融生態環境對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能夠使我國金融經濟取得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從而使金融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能夠促進金融經濟更加有規律的發展,使金融行業取得穩定的發展,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經濟與金融行業取得更好的發展。
(一) 能夠使金融經濟落實科學發展觀
其一,只有提升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樹立金融科學發展觀,這樣才能促進金融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二,金融行業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因此,只有提升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才能有效的融合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使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從而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有力支撐。
(二) 能夠推進金融體制改革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國金融行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形成了分工明確、規模龐大、種類齊全的金融體系,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有效的促進作用。但是,現階段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金融體系較為脆弱,應當進行有效的優化。現階段金融體制改革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正在有效的實施,農村信用社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利率市場化的速度也在進一步提升。所以,只有構建一個完善的金融生態環境,才能使上述的措施得以實現,才能推動金融體制改革不斷進步。
(三) 能夠保障金融經濟穩定發展
金融風險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最終很有可能形成金融危機,這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所以,通過金融生態環境的構建,不僅能夠促進金融行業穩定的進步,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 能夠實現金融經濟和諧發展
1. 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決定資金的流向
現階段,大多數商業銀行都在著手構建有關企業、行業、區域的內部評價機制,如果某區域的生態環境良好,將會有很多的資金流入此地區;如果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很差,那么資金就會流出此地區。因此,我們應當加強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對金融環境與區域信用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從而使區域的資金吸引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提升區域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2. 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影響金融運行質量
如果金融生態環境很差,就會使銀行產生很多不良的貸款,導致信貸資金發生沉淀,極大的制約了銀行信貸的投入能力,從而對區域金融的運行質量與企業的運行產生很大的影響。
3. 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影響金融的和諧發展
根據金融經濟的特征來說,只有具備十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才能調動宏觀經濟與企業金融的靈活,并且使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為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帶來極大的資金支撐。
多年來,我國對金融行業發展過度的進行管制與保護,使金融機構對自我調節機制與競爭機制的創新與優化還有待提高,嚴重損害了市場生存發展,對多元化金融結構的發展極為不利,使金融行業的發展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一) 缺乏公平競爭機制
國家信用擔保機制對市場上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則進行了嚴重的損害。對于那些經營效率低下,并給資不抵債的金融機構,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淘汰,仍然充斥于金融市場當中,對金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從而使存在問題的金融機構對運作正常的金融機構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 缺乏自我約束機制
現階段大多金融機構都將國家信用作為經營的重要基礎,如果出現金融風險,通常都是通過各級財政與央行對出現問題的機構進行幫助,從而使金融機構缺乏自我約束機制。
(三) 社會信用體系不夠完善
長期以來就缺乏完善的信用體系,對于違背信用的懲罰機制不夠明確,從而致使守信用的機構出現損失,而背信棄義的機構獲取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很多金融機構鉆法律的漏洞,打著破產的幌子退錢債務,使銀行產生了大量的不良帳目。由于沒有對信用資料進行有效的收集與共享,銀行沒有對貸款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由于審計會計信息披露的標準太低,致使發生了很多騙貸的狀況。大多中介結構缺乏專業的技術水平,加之還會被金錢所買通,協助企業進行作假。這些狀況的發生不但阻礙金融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也會造成很大的金融風險。
(四) 組織體系不夠和諧
新型的監管體制下,因為協調機制的缺失,人民銀行未與金融機構以及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的協商,導致信息共享難以實現,對金融工作的效率產生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區域基層,金融系統一直缺乏一個和諧的組織體系,從而出現了群龍無首的狀況。
在進行構建我國金融生態環境的工作過程中,應當具備長遠的眼光,并且要與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進行統籌安排的過程中應當突出工作的重點,應有效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將國家相關部門作為構建金融生態環境的主導力量,并且要在相關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基礎上構建組織體系。
(一) 應當在健全法制的支撐之下對金融機構破產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應當頒布《金融機構破產法》,使金融機構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證,使金融機構能夠取得穩定健康的發展。金融機構的破產必須與市場的原則為根本,破產所造成的損失應當由相關利益人員以及金融機構的股東來承擔,不能依賴于國家財政來承擔破產損失的成本。
(二) 其一,應當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應當將維護群眾利益作為金融監管的主體工作。其二,應當對金融監管工作中的考核機制以及績效評估進行有效的完善,應當將維護社會公眾的經濟利益作為金融監管工作的主要內容。其三,應當對以人民銀行為首的“一行三會”金融協調監管機制進行有效的建設與完善,制定研究有效的措施,使金融機構能夠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從而有效保障我國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
(三) 通過對債權的保護,使社會信用體系取得良好的發展。現階段,人民銀行在進行企業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之后,能夠通過全國的互聯網來查詢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從而使商業銀行能夠有效的了解客戶是否誠實守信,對信貸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使信貸資產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應當將構建金融產權的制度作為工作的核心內容,使法人治理結構得到有效的建立。應當推動金融產權多元化發展,鼓勵其他投資主體對金融行業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從而使金融經濟主體實現多樣化。應當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對金融公司的結構進行有效的完善。
(五) 應當對銀行與企業、與政府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改善,對經濟運作的環境進行有效的優化。應當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實施情況,對經濟的布局進行有效的調整,使產品、產業結構得到提升,從而為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應當推動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各種優惠政策的實施,使金融行業中經營效益與經營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應當對金融行業中各種違法犯罪的行徑進行嚴厲的打擊,從而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應當對各種逃避債務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處,并且提升案件的執行力,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這樣才能促進金融經濟和諧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會寧縣支行,甘肅 白銀 730799)
[1] 武飛甫. 金融結構調整與金融發展方式轉變互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6(01):126.
[2] 吳大慶. 構建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促進金融經濟和諧發展[N]. 湘潭日報,2017-04-11(002).
[3] 周德才. 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周期關系的實證分析[D].南昌大學,2017(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