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全面準確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和重點,創新開展金融統計,為實施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是基層央行統計部門面臨的重大課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金融統計要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抓好金融支持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統計工作。一是開展金融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成為十三五期間的主要工作任務。金融統計要全面反映金融支持“三去一降一補”情況,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信息支撐,為地方政府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提供決策參考。 二是開展金融支持經濟協調發展統計。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比以往更強烈,但是,還存在城鄉發展、區域發展、行業發展不平衡問題,存在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生活需求不能充分滿足等問題。要加大金融支持經濟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的統計制度設計,為消除差距、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提供信息支撐。三是開展金融支持創新型經濟發展統計。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加大金融支持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產學研融合發展的金融統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提供有力信息支撐。四是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統計。“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加大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金融統計力度,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信息支撐。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回歸主業是金融業的立業之本。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金融作為供給體系的重要要素,也要提高供給質量,要緊跟實體經濟發展狀況,提高金融統計的針對性,精準統計各金融主體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情況。一是開展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統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在創新引領、中高端消費等領域形成新動能和新的增長點,要加大金融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統計力度,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信息支撐。同時,做好金融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統計。二是開展金融支持小企業發展統計。小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勵創新、吸納就業的重要載體,要加大金融支持小企業發展的統計力度,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增信和創新做好小企業金融服務。三是開展金融支持現代服務業統計。對接國際標準,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要加大金融支持旅游、文化、健康養老、教育等服務業的統計力度,為引領服務業升級提供信息支撐。四是開展金融支持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新經濟的統計,支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金融監管是防范金融風險的利器,是確保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的重要手段。十九大報告指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統計要為金融監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撐,進一步擴大金融統計范圍,彌補金融統計信息缺口,確保金融統計覆蓋到所有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活動。一是開展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全方位、全覆蓋,立體的,貫穿性的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二是加強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的統計。重點統計金融機構的資本、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資產質量等。三是開展對金融新業態、新機構和新產品的統計,加強對非持牌機構、交叉性金融產品、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的統計。四是開展資管產品統計,識別資管產品的關聯性,反映機構和產品之間的交易和嵌套,識別風險源頭和傳染路徑,反映資管產品杠桿疊加的過程和真實的杠桿水平。五是強化統計數據分析,加強風險研判,提升統計數據對金融風險的識別和預警能力。
轉型是當前金融業面臨的重大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隨著經濟轉型發展,金融業也必將加快轉型。金融統計要緊跟金融業轉型的步伐,加快自身的轉型發展,要加快采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建立完善統計信息。一是搭建金融統計綜合信息平臺。隨著金融業轉型步伐加快,金融統計的范圍不斷拓寬,統計內容不斷增多,如人民銀行總行今年又新增了綠色金融統計、普惠金融統計等,下步還將在金融業綜合統計方面逐步增加新的統計任務。同時,人民銀行各職能部門還承擔著各自業務條線范圍內的相關金融統計任務,統計信息繁雜且零散分布在各個不同的職能部門,金融信息共享程度較低,亟需搭建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信息整合共享。二是加大金融統計新技術的應用。隨著科技進步,未來金融科技勢必發展到更多新階段,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將更多地應用到金融信息采集、風險定價、投資決策、信用中介等領域,因此,要加大科技新技術運用,不斷提高金融統計數據采集、匯總、分析功能。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湖南 長沙 410005)